你知道国际档案日吗?

发布日期:2019-06-09 09:59 来源:潜江市教育局

2019年  6    9  日是第  12个  国际档案日  ,大家  对国际档案日有多少了解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  同探索寻觅档案的世界吧......     

一、  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经大家讨论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二、为什么要设立国际档案日?      

国际档案日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通过展览、征集、座谈、参观、互动等手段,向社会宣传档案,  增强  社会公众    档案意识,  激发公众利用档案的兴趣,促进  档案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      

三、什么是“档案”?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靠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和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人们创造了“结绳”、“刻契”等记事方法。结绳与刻契可以说就是档案最早的起源。      

我国目前最古老的档案是甲骨档案。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的甲骨刻辞    后期还有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以及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档案"一词最早出自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一书。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四、我国历史上“档案”名称有哪些变化?      

我国的档案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档案”一词的称谓,则是较晚才出现。档案在商代称为“册”,周代称为“中”,秦代称为“典籍”,汉魏以后称为“文书”“文案”,唐宋以后称为“文卷”、“案卷”、“案牍”,清代称为“档子”、“档案”。      

五、档案的任用      

概括地讲,档案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凭证作用;二是参考作用。对于一个具体单位或个人,档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历史的真实、全面的反映。  
      2.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  
      3.档案是一个单位规范管理的基础。  
      4.档案是我们积累和传播知识重要载体。  
      5.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建立信用,在社会活动、生产经营等方面建立和利用信用体系,获得发展最有力的工具。      

今天的档案知识就介绍到这啦,你记住了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