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后,进入稻谷收割期,此阶段应根据选定的虾稻共作模式实施分别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晒田、除野。在稻谷收割前15天左右可开始放水晒田。晒田期间,围沟内可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沟内水位稳定、水质清新。适时用鱼藤酮或茶饼杀灭围沟内的野杂鱼。
(二)虾稻共作繁养一体化模式应搞好第二季捕捞,做到应捕尽捕。
(三)稻谷收割,留高稻茬。稻谷收割时,应留茬30-60cm,原则上留茬越高越好,收割时稻草自然散放,不要粉碎。
(四)适时合理注水。虾稻共作繁养一体化和繁养分离模式繁养区的稻田在稻谷收割后,视秸秆枯黄程度适时注水,如果稻谷秸秆是枯黄的,可在收割后1~2天内注水;如果秸秆较青,则需晒5-7个太阳日后再注水。注水时,加注至田面水深10cm左右即可,切不可过多加深水位,以防稻草过度腐烂,水质恶化,影响小龙虾生存。繁养分离模式养殖区10月中下旬收割稻谷后不上水,待元月-2月份时再注水。
(五)做好水质管理和水位调控。稻田注水后要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可泼洒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分解水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严重恶化。待水质变瘦后,应适时加高水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