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是农业生产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做好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是实现小麦、油菜全苗、壮苗的关键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择良种。选用农业部门推荐的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
2、清田整地。及时清除田间作物秸秆和杂草,减少病菌和虫源量。实行沟渠配套,做到明水能排、暗渍能滤,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田间小环境,缓解明年病虫害防治压力。
3、轮作换茬。秋播作物小麦和油菜应每隔1-2年轮作换茬一次,以减少病虫积累,有利于作物生长。
二、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
在拌种前,要抢晴晒种1-2天,同时清除病粒、秕粒等,减少病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强抗病性。油菜可选用吡虫啉类药剂进行拌种,随拌随播,能有效预防地下害虫,提高出苗率,同时也可减轻出苗后地上害虫的危害,提高成苗率;小麦可选用三唑酮类单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进行拌种,随拌随播,能推迟小麦锈病、白粉病的发生。
2、化学除草。
(1)直播油菜及油菜苗床土壤封闭处理。油菜播种后,可选用乙草胺等单剂喷雾。
(2)移栽油菜大田土壤封闭处理。油菜移栽前1—2天,选用乙草胺、异噁草松、乙氧氟草醚等单剂或复配制剂喷雾。
(3)油菜田苗后处理。防除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选用精喹禾灵、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等单剂喷雾;防除繁缕等阔叶杂草,选用草除灵等单剂于阔叶杂草4叶期前均匀喷雾;防除单、双子叶混生杂草,选用精喹禾灵、草除灵等复配制剂喷雾。
(4)小麦田化学除草。以单子叶杂草(看麦娘等)为主要种群的田块,选用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等单剂在小麦三叶期、杂草基本出齐后喷雾;以双子叶杂草(繁缕、婆婆纳、猪殃殃等)为主要种群的田块,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等单剂或复配制剂在小麦三叶期后至拔节前喷雾;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选用啶磺草胺等单剂或复配制剂在小麦1叶1心至2叶1心期喷雾。
(5)大麦田化学除草。在播后苗前或杂草二叶一心期选用异丙隆等单剂喷雾。
(6)药剂除草注意事项。一是麦田禁止施用甲磺隆、绿磺隆单剂及复配制剂,以免对后茬作物棉花等产生药害;二是油菜田慎用胺苯磺隆单剂及复配制剂,以免对后茬作物水稻产生药害;三是小麦拔节或油菜起苔后慎用或不用除草剂;四是除草剂严格按说明书施用,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和扩大使用范围;五是施药应选择在晴天无风时进行,最好在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施药,要确保用水量,要喷匀、喷透,不能重复施药,药后应立即清洗喷雾器;六是除草剂在寒潮来临前不宜使用,不但影响除草效果,还容易产生“冻药害”;七是土壤处理后如遇连阴雨天气,要及时清沟理墒,严禁田间积水,产生“湿药害”。 作物如遭受除草剂药害,应及早喷施碧护、奈安、氨基酸营养液等,待苗情好转后,再酌情追施少量氮肥,以促进受害作物恢复生长,减少损失。
3、病虫防治。
(1)小麦锈病的监测与防治。在小麦出苗后,要加强田间监测,一旦发现小麦条锈病或白粉病发病中心,应立即喷施粉锈宁、烯唑醇等单剂或复配制剂封锁,控制病害扩展蔓延,减少越冬菌源。
(2)油菜田虫害的防治。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用毒死蜱、辛硫磷等单剂拌成毒土沟施进行防治;如秋季气温偏高,为害油菜苗地上部分的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小猿叶虫、黄曲跳甲、蚜虫等,前三种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丙溴磷、菊酯等单剂或复配制剂喷雾,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蚜酮、吡虫啉等药剂喷雾。
(3)蔬菜田虫害的防治。秋播蔬菜田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豆野螟、黄曲跳甲等,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甲维盐单剂或复配制剂喷雾。防治时一要注意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二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在蔬菜叶片的正、反面;三是药液量要足。
三、鼠害防治
秋季是害鼠的繁殖和为害高峰期,可于9-11月开展统一灭鼠行动。灭鼠药剂可选用高效低毒杀鼠制剂,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场所和活动路线投放毒饵,室内每10平方米投放1堆,每堆10克;农田5×10米投放一堆,每堆10克。毒饵由专人保管,专人投放,投饵之前以村为单位,搞好培训,于同一天集中投放,以后几天根据老鼠取食情况适当添加毒饵投药期间,每天对投药点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毒饵减少应及时补投,缺多少补多少,毒饵应至少保持7天以上。灭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在灭鼠前,尽量把家庭吃的食物收藏好,增加老鼠觅食毒饵的机会;二是根据老鼠的活动规律,做到连片投放毒饵;三是鼠药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误食等危险;圈好家畜、家禽,以免误食;四是在灭鼠活动中,严禁添加使用剧毒急性灭鼠药物,防止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和环境污染;五是残留的毒饵和死鼠要全部收集,集中处理。七天左右开始收集死鼠,防止残留毒饵和死鼠污染环境,被人畜误食,发生中毒事故;六是一旦发现人畜误食毒饵,要立即送医院就诊。
拟稿:梅钢柱 王领标 刘经虎 签发:喻永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