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一会”嘉宾专访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发布日期: 2019年06月19日 10:05:49 名  称: “一节一会”嘉宾专访

发布日期:2019-06-19 10:05 来源:潜江市人民政府

潜江日报

因虾结良缘 目标破亿元

——访湖北首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发义

文/记者 杨 靖 图/记者 刘 军

“我与潜江是因为小龙虾而结缘,希望我们的缘分能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上永续。”6月16日,湖北首龙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发义在潜江虾-稻产业“走出去”战略首场项目签约仪式暨“千人计划”推进大会现场如是说。

李发义告诉记者,在家乡从事水产行业20余年的他于2017年与湖北交投莱克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尝试小规模合作,并在当年取得了良好的收益。2018年,双方合作规模扩大,在石首建立起100多亩虾稻基地,依托莱克公司所提供的养殖技术、生产设备和销售渠道,从事虾尾、虾仁的加工与销售,仅一年时间,让他的公司营收利润得到了数倍增长。“小龙虾红遍了中国人的餐桌,其深度开发的空间还很大。今年,我打算从虾壳加工和调味虾系列着手,与莱克公司加深合作,再次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公司小龙虾产业链,力争让公司的全年销售额达到破亿的‘小目标’。”李发义信心满满地说。

谈到我市“一节一会”的举办,李发义用“一届比一届热闹,一届比一届成熟,一届比一届成功”来形容。他表示,他是因为“一节一会”认识到潜江的小龙虾,并与潜江结缘。“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通过举办‘一节一会’,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扩大了潜江龙虾的影响力,吸引全世界客商纷至沓来,达到了以会聚人气,以会促商机,以会促建设,以会促产业升级的良好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先进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李发义说。

李发义告诉记者,由于与莱克公司合作后,他的公司生意异常红火,订单基本上长期属于爆棚状态,他不得不提前赶回公司。已把自己当成半个潜江人的他因为不能在潜江多待上几天而感到很遗憾。“希望公司将规模扩大后,引进更多高级管理人才,减轻我的工作强度,让我明年这时候能在潜江多待上几日。”李发义说。

难忘的潜江 难忘的味道

——访中华商标协会顾问、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文/记者 李淑雯 图/记者 吴燕军

6月16日,潜江龙虾—中国区域公用品牌论坛在龙展馆举行。论坛举行间隙,记者专访了中华商标协会顾问、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他为潜江虾-稻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用“金点子”助力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我20多年前曾来过潜江,再次来,这里的发展令人吃惊、难忘。”谈及对潜江的印象,他两次感叹道,潜江是一个令人向往,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为了参加第十届湖北潜江国际龙虾节暨第三届虾稻产业博览会,刘凡详细了解龙虾产业发展,特别是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他对潜江虾-稻产业给予充分肯定:“以前不知道为什么小龙虾这么火,来了潜江才知道,原来我的家乡湖北把小龙虾产业发展得这么好,特别是潜江的小龙虾,居然形成完整产业链。潜江举办‘一节一会’,一方面宣传潜江城市品牌,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发展,让老百姓富起来。”

“如何真正取得效果呢?要在品牌和品牌经济上下功夫,会讲小龙虾的‘故事’,无论是曹禺、芈月,潜江的文化品牌历史悠久,可以讲的故事太多了,要进一步深度挖掘,将其弘扬成知名的潜江龙虾文化。”刘凡说,龙虾一般是做产品,而潜江龙虾做的是“民生”,用心培育一个产业,探索出了“虾稻共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建成全球唯一的虾稻完备产业链,这些经验值得广泛推广和宣传。同时,要惠及更多民生,发挥好潜江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给小龙虾注入潜江“味道”、潜江品牌、潜江元素、潜江特色,提高潜江龙虾的辨识度,让潜江的小龙虾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刘凡指出:“潜江龙虾‘江湖地位’很高,但定位于江湖是不够的,要按照国家发展品质要求,明确定位。”质量就是效益,品牌就是创新,潜江虾-稻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接下来要成立专门的小龙虾研究院,使潜江龙虾有国标,每年进行价格发布,从产品质量到食品安全形成整套产业链标准,潜江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这个重任。

刘凡以“梁家河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为例说道:“坚持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开发衍生产品,虾-稻产业除了小龙虾,还有大米,可以生产专供婴幼儿吃的大米,供老年人吃的大米,提高产品附加值。”

跟着龙头走 市场不用愁

——访湖北启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运发

文/记者 刘琼艳 图/记者 刘 军

“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与湖北交投莱克集团合作,收购天门本地小龙虾进行加工、销售,仅去年一年就实现小龙虾年加工产值5千吨,销售额1亿元。”6月16日,在潜江虾-稻产业“走出去”战略首场项目签约仪式暨“千人计划”推进大会上,湖北启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运发告诉记者。

启勋公司主要经营小龙虾等水产品加工,产品有冻虾、虾仁、虾尾、带黄虾仁、藕带、鱼等。依托莱克成熟的技术、管理和销售经验,公司生产经营十分顺利,产品一半内销全国大中城市,一半外销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潜江,跟着潜江龙虾的龙头企业莱克走,我们的市场根本不用愁。”刘运发介绍,莱克会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代销公司部分产品,目前公司的产品只愁产,不愁销。

谈起潜江龙虾,刘运发赞不绝口地说,短短数年间,围绕小龙虾这一特色产业,潜江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目前已形成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成绩十分惊人。

“潜江目前实施的‘走出去’战略,给了我们和龙头企业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刘运发表示,接下来,启勋打算与莱克公司加深合作,再次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公司小龙虾产业链,力争让公司产能再上新台阶。

共享“潜江龙虾” 实现效益倍增

——访湖南岳阳进利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昭进

文/记者 罗珊珊 图/记者 刘 军

“潜江龙虾加工流水线的技术、管理、效率都非常高,带来的效益也非常可观。我们今年要再次合作,从潜江引进两条成品虾流水线。”6月16日,在潜江虾-稻产业“走出去”战略首场项目签约仪式暨“千人计划”推进大会上,刚刚签约的岳阳市进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卞昭进告诉记者。

该公司主要经营水产品加工。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市场的蓬勃发展,卞昭进嗅到商机,将大部分业务放在小龙虾虾仁虾尾的加工上,很快龙虾市场越做越大,仅100人的小厂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工厂急需寻找先进的方式进行提档升级,但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制约了发展。

“潜江是全国加工出口第一市,我一直都在关注潜江龙虾的加工业,希望能取到真经。刚好潜江现在也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给了我们和强者合作的机会,让我们实现了1+1>2的效果。”卞昭进说,几次来潜江考察,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去年,他投资2000多万元,和湖北交投莱克集团合作,新增了两条现代化的虾仁、虾尾标准化流水线,当年效益就增加了5倍。

“潜江分享技术、管理、销售经验,厂里也逐渐适应新市场的发展需要,让我们公司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我准备投资800万,新增两条调味虾流水线,预计增收500万元左右。”卞昭进说。

搭乘“潜江龙虾”快车 加速企业转型发展

——访湖北亚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彪

文/记者 马 煜 图/记者 刘 军

“很高兴能够加入潜江小龙虾产业,希望我们企业可以搭乘这辆‘快车’迅速发展。”6月16日,湖北亚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他们公司转型发展迈出的最关键一步。

庄彪介绍,他已经从事蔬菜行业20多年,小龙虾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让与农产品打交道多年的他感到震惊。“从未看到哪类农产品能够如此快速发展,潜江小龙虾更是独占鳌头。”庄彪说,潜江经过多年实践,将小小一只虾培育成了集科研示范、选育繁殖、生态种养、精深加工、餐饮物流、品牌文化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给企业加入潜江小龙虾产业提供了信心。

“我们公司经营多年,离不开合作社的社员,如今公司转型发展,更要保证他们能增收致富。”庄彪告诉记者,2018年,他们在莱克集团的全面支持下,已建有1万多亩虾池,平均每亩年收入5000到8000元,是原有蔬菜种植收入的3至5倍,在企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也为社员们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我们加盟莱克集团,投入8000万元的分公司已经建成,今年投入生产。”庄彪介绍,他们主要从事速冻虾尾、虾仁生产。

“我们产品的质量,最重要的就是在速冻技术,虽然目前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冷库,但是速冻技术相对落后,这段时间正是生产加工量最大的时候,速冻技术跟不上,产品质量就达不到最好。”庄彪期望,能够加强研究速冻食品技术,建立大型速冻食品平台,提升小龙虾加工产品质量,同时期望潜江能够用颠覆性思维、创新性模式锻造小龙虾全产业链,让潜江小龙虾再攀高峰。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