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经研究决定,在借粮湖地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现将《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日
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实施方案
借粮湖地区涉及积玉口镇樊场片五个村,版图面积7.0万亩,其中耕地3.0万亩,水面2.8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户20户,是积玉口镇重要的粮食、鱼虾生产基地。根据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议案和《市农业局2012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潜农业发〔2012〕31号)的有关精神,特制定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实施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武汉城市圈实施“两型社会”建设基本要求,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治理办法,加快推进“两清”(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两减”(减量用药、减量施肥),“两治”(规模化养殖治理、农业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促进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为我市创建中部百强,建设幸福潜江作出新贡献。
防治目标
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10家规模养殖场做到达标排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面开展农药瓶、袋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废旧电池的以旧换新,建立生活垃圾回收池,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推广增施有机肥、缓释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每亩减施化学肥料1公斤,减施化学农药0.1公斤。实施沼气生态利用、秸秆综合利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工程,开展借粮湖水产健康养殖,推广资源消耗少、抗病性强的养殖品种,减少投饵和用药量,用2-3年时间,把借粮湖地区打造成为我市农业清洁生产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农业湿地保护的展示区。
防治任务
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治理任务艰巨,本着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治理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一)化肥污染防控工程。
目标: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每亩每年减施化肥1公斤。
主要任务:一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减量控制,减少因过量、不均衡施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推广缓控释肥料,高效施肥器械,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在积玉口古城村开展100亩棉花、水稻减量用肥示范,在示范点取土样5个,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公示上墙,向农户发施肥建议单,亩平减量用肥1公斤。一年后推广到全村,二年后辐射到治理区。
此项工作由市土肥站和积玉口农技服务中心负责。
(二)农药污染防控工程。
目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每亩每年减施化学农药0.1公斤。
主要任务:一是推广农艺防治、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方法控制病虫率,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在项目核心区安装杀虫灯10-20盏。二是推广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指用新型农药如生物制剂与植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阿维菌素、烟碱等控制作物病虫害。三是精确、高效施用农药,按照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和作物的生长特点,选用适合的农药品种及剂型、药械,以最佳且最少的使用剂量,在合适的施药时期,采用合理的施用方法,防治有害生物,达到减少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治环境污染的目标。四是在古城村开展以“爱苗+福戈”为核心的水稻减量用药防治病虫害示范,示范面积200亩。
此次工作由市植物保护局和积玉口农技服务中心负责。
(三)农作物秸杆污染防控工程。
目标:示范区秸杆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秸杆综合利用1万亩。
主要任务:一是推广有机肥施用技术,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鼓励企业开发商品肥,促进农作物秸杆转化;二是大力推广机械收割秸秆还田技术,禁止秸秆野外焚烧,提高秸秆还田比率。三是实施国家有机质提升项目,推广有机质腐熟剂,促进秸杆腐熟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
此项工作由市土肥站和积玉口农技服务中心负责。
(四)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工程。
目标:督促养殖企业建设养殖废水处理设施,10家养殖企业废水做到达标排放。
主要任务:一是合理布局养殖小区,推行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实行畜牧业与种植业协调发展。二是科学配制饲料,规范添加剂使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磷排放。三是推广干式清粪,循环水清污等技术,实现污染物减量化;推广厌氧发酵等生物技术,实现粪污的无害化;推广干粪脱水、烘干制粒、污水厌氧发酵、氧化净化等技术,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四是加强污染源整治,督促引导养殖企业建设粪便沉淀池和过滤池。督导宝凤公司建立雨污分离及发酵养殖技术,宗翼公司实行发酵养殖技术及沼气发酵技术和三级沉淀过滤,小型养殖户建立沼气池。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病死畜禽等一律深埋,减少污染。
此项工作由市畜牧兽医局和积玉口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
(五)水产养殖污染防控工程。
目标:减少化学肥料和饵药投放,减少污染排放。
主要任务:一是优化水产生产布局,调整养殖结构,合理整合资源,推进规模化养殖,建立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场。二是实施水产健康养殖工程,推广健康养殖新技术和新模式。健康养殖面积达到2.8万亩,借粮湖全面禁止使用化肥及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实施测水施肥。三是实施水产标准化生产工程,推广水产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区。
此项工作由市水产局和积玉口水产技术服务中心负责。
(六)“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
目标:新建“三品一标”生产基地2个。
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对已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严禁向基地排放“工业三废”,按生产技术规程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加快“三品一标”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开展“风姣米”地理标志认证和“虾香稻”绿色食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此项工作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和积玉口农技服务中心负责。
(七)农药瓶、袋包装废弃物回收工程。
目标:治理区农药瓶、袋等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0%。
主要任务:一是广泛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目的与意义,提高农药使用者的环保意识,改变乱扔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习惯;二是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固定专人,公示回收价格,及时对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处理,力争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在治理区达到90%。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逐步健全化肥、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防止高毒高残留等国家禁限用农药进入市场。
此项工作由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和积玉口镇农办负责。
(八)沼气建设工程。
目标:新建户用沼气池10处以上,已建沼气池使用率达70%以上。
主要任务:一是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根据国家规定,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优先抓好治理区畜禽养殖污染源防控的项目申报与实施工作。二是加大沼气池的建设力度,建10座户用沼气池,10家养殖企业废水做到达标排放。三是抓紧做好治理区已建沼气池的维护与养护,确保沼气池的使用率达到70%以上。四是做好沼液沼渣在水稻上的应用示范,在积玉口古城村开展沼液沼渣在水稻上利用示范,示范面积20亩,然后每年扩大应用面积。
该项工作由市生态能源局和积玉口农技服务中心负责。
(九)清洁家园工程。
目标: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主要任务:一是在示范村主要路段按4户一座垃圾池的标准修建垃圾池,安排专人清运到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分级处理,推广生活垃圾堆沤肥技术,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二是在村落房前屋后疏挖一条排水沟,各农户生活污水经厌氧池发酵或水生植物池自然降解后通过暗管排放到排水沟,进行分级降解处理,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此项工作由积玉口镇农办负责。
(十)虾稻连作工程。
目标:小龙虾亩产150公斤,水稻亩产550公斤。
主要任务:一是稻田升级改造。二是增设防逃设施。三是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四是小龙虾健康养殖技术广泛运用。五是小龙虾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监管机制逐步完善。站是推行小龙虾产品可追溯制度。七是在古城村、凤姣村办好1800亩小龙虾虾稻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点。八是由合作社牵头,供种、施肥、用药实行统防统管统配。
此项工作由市粮油站和积玉口农技服务中心负责。
(十一)废旧电池回收工程。
目标:示范区废旧电池回收率达90%。
主要任务:一是搞好宣传。电池内含镍锂等重金属,废弃在房前屋后等任何场所,不仅影响当地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污染地下水,影响到子孙后代;二是要办好回收示范点,在古城村安排专人开展废旧电池以旧换新回收工作。三是要对回收的废旧电池及时处理,实现变废为保。
此项工作由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局和积玉口镇农办负责。
实施步骤与进度安排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实施难度大,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
初级防治阶段(2012年)。
2012年1-3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各子方案,选好示范点,开展培训。
2012年3-12月,按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年底各项目承担单位将总结报告交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深化防治阶段(2012年-2013年)。
2012年1-12月,将各示范点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到全村。
2013年1-12月,示范推广应用到借粮湖地区的五个村。
项目建设经费
化肥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三品一标”建设、沼气池建设、虾稻连作等7项工程,按每个需资料费2000元,示范应用推广费8000元计算,共需经费7万元。
农药瓶、袋、包装废弃物回收工程:2011年已先期在积玉、风姣村示范,2012年起推广到樊场片五个村,每村每年2万元,计每年10万元。
清洁家园工程。①垃圾池:按4户修建一座1.0×1.5×1.5m3的垃圾池,村平300户计算,500元×75个/村=37500元。②垃圾清运人员工资1万元/村。③生活污水排水沟500m×100元/m=5万元。④砂滤池2万元。⑤户用净化池300户×200元/户=6万元。每年需经费17.65万元
4、废旧电池回收工程。按村平300户,每户年用各类电池10对计算,每对回收按1元计3000元,设置两个回收点人员工资5000元,电池清运处理费5000元。宣传发动资料费2000元。每年需经费7.5万元。
5、农药污染防控工程。20盏太阳能杀虫灯,20盏×2400元/盏=48000元,资料费、打印费1万元,每年需经费5.8万元。
保障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技术性强,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分工负责,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切实做好全程跟踪服务等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取得应有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农办、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积玉口镇政府等为主要成员单位,由市农业局、积玉口镇政府主办。市畜牧局、市水产局、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生态能源局、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积玉口镇农办、积玉口镇农技服务中心、积玉口镇畜牧兽医中心、积玉口镇水产中心具体实施。
(二)抓好宣传,提高意识。
采取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培养示范典型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和重要作用,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形成领导重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争取项目,加大投入。
必要的资金是保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争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解决相关项目和工作经费;同时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要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合资金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四)办好示范,强化指导。
要建立好示范样板,各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方案要求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样板,同时加强指导,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五)完善制度,检查结帐。
1、建立环境监管体制,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等源头实施依法治理。
2、实行激励机制,对在畜禽养殖中主动积极安装环保设施,推广环保措施,认真有效治理畜禽粪便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
3、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制度及考核制度。市农业局、积玉口镇政府将组织经常性的工作检查,对具体实施单位及回收点实行量化指标考核,切实落实废弃农药包装物各项措施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