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农业发〔2013〕5号
市农业局
关于印发《潜江市2013年种植业实用技术推广计划》的通知
各镇处农技服务中心,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潜江市2013年种植业实用技术推广计划》经局党委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2月20日
潜江市2013年种植业实用技术推广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种植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制定本计划。
一、主推技术
2013年全市种植业重点推广18项实用技术,应用面积255.55万亩(次)。其中: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4.00万亩;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0.40万亩;油菜“四化”栽培技术5.40万亩;小麦机械条播技术1.10万亩;优质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1.20万亩;棉花增密节本栽培技术33.00万亩;棉花新型无土育苗技术1.10万亩;大棚瓜菜高效栽培技术1.10万亩;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15.00万亩;莲虾共生高效生产技术1.40万亩;小麦药剂拌种技术0.30万亩;水稻病虫害减量用药技术0.30万亩;稻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0.70万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技术0.3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75.00万亩;腐熟剂腐解还田技术10.00万亩;作物肥水一体化技术0.25万亩;沼气综合利用技术5.00万亩。
二、主推技术建设重点
1、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结合高产创建和粮丰工程,办好积玉口镇、王场镇、高石碑镇、周矶办事处4个万亩水稻旱育秧技术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农技中心、市粮油站及相关镇处农技中心。
2、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推广虾稻连作高效模式,示范稻-虾-鸭复合种养模式,推广频振灯与生物农药应用技术,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办好白鹭湖管理区、积玉口镇、浩口镇、高场办事处4个千亩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农技中心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3、油菜“四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油菜品种优质化、栽培轻简化、田管绿色化、收获机械化“四化”栽培技术,结合双低油菜品牌创建基地建设,办好渔洋镇苏湖片与荆河片、熊口镇孙桥片与马场片、老新镇刘场片5个万亩示范样板和高场办事处、杨市办事处、竹根滩镇、高石碑镇4个千亩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粮油站及相关镇处农技中心。
4、小麦机械条播技术。大力推广小麦机械条播高产技术,办好积玉口镇万亩示范样板和后湖管理区千亩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粮油站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5、优质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推广麦-豆-菜高效种植模式,结合尝相思食品公司无公害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办好周矶办事处万亩示范样板和竹根滩镇、高石碑镇2个千亩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粮油站及相关镇处农技中心
6、棉花增密节本技术。结合高产创建项目建设,继续全面开展棉田沟厢改革,以厢宽1.8-2.0米、株距0.40-0.45米为标准,全市平均密度增加200-300株/亩,达到1400-1600株/亩,皮棉亩产120千克以上,植棉收入2000元以上,亩平物化投入节省30-50元,人工节省2-3个,重点办好后湖管理区、熊口镇、老新镇、渔洋镇、龙湾镇5个万亩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棉麻站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7、棉花新型无土育苗移栽示范项目。全市示范推广1.1万亩,重点办好熊口管理区、后湖管理区、熊口镇、龙湾镇、高石碑镇、杨市办事处6个千亩示范片。责任单位:市棉麻站及相关区镇处农技中心。
8、大棚瓜菜高效栽培技术。全市推广大棚瓜菜高效种植模式1万亩。在浩口镇、高场办事处、周矶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推广大棚“春西瓜—秋西瓜—冬莴笋”模式3500亩;在竹根滩镇、周矶办事处推广“春白皮黄瓜—秋冬莴笋”模式1500亩;在园林办事处、潜江开发区、杨市办事处、老新镇、张金镇推广“春茄子—秋辣椒”模式3000亩;在泰丰办事处、运粮湖管理区推广其他模式2000亩。办好竹根滩镇彭洲村、高场办事处2个大棚瓜菜基地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蔬菜办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9、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年推广露地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15万亩。在竹根滩镇、泰丰办事处、广华办事处、浩口镇、熊口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推广大白菜、莴笋、甘蓝、花椰菜、红菜苔、菜心等蔬菜作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15万亩。办好熊口管理区供港蔬菜基地、广华移民村出口蔬菜基地2个露地蔬菜样板。责任单位:市蔬菜办及相关区镇处农技中心。
10、莲虾共生高效生产技术。合理利用水面资源,推广莲虾共生高效生产模式,减少莲田农药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在渔洋镇、积玉口镇、后湖管理区、总口管理区推广莲虾共生高效生产模式0.50万亩。责任单位:市蔬菜办、市植保局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1、小麦药剂拌种示范。运用小麦拌种技术预防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多种病害,达到病虫防治事半功倍的效果。办好积玉口镇、浩口镇、后湖管理区3个千亩示范片。责任单位:市植保局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2、水稻病虫害减量用药技术。按照“绿色植保”的植保方针,将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诱杀、科学用药等防控技术加以集成和配套,切实减少水稻田化学农药使用量,真正体现高效、节药、生态和环保的特点。办好浩口镇、渔洋镇、白鹭湖管理区3个千亩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植保局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3、稻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生存条件,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推广灯光诱杀及生物农药应用技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办好渔洋镇、积玉口镇、浩口镇、后湖管理区4个千亩中稻示范样板和后湖管理区、张金镇、运粮湖管理区3个千亩棉花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植保局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4、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示范。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控措施,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机防,实现统防统治(统一测报、统一药剂、统一时间、统一方法),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水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应用,达到既增加产量,又提高品质的目的。办好杨市办事处、积玉口镇、白鹭湖管理区3个千亩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植保局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示范点密度,扩大示范点辐射带动面,扩大农民认知度,办好配方施肥、智能配肥示范样板;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着力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智能配肥供应点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全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90%,配方施肥面积150万亩,创建浩口镇、高场办事处2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整镇推进示范镇处,浩口镇、后湖管理区、高场办事处、运粮湖管理区、熊口管理区、龙湾镇8个千亩示范片,渔洋镇1个智能配肥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土肥站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6、腐熟剂腐解还田技术。着力抓好“潜江市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实施,全市有机质提升项目任务(水稻、小麦腐熟剂应用)10万亩,以浩口镇、后湖管理区、杨市办事处、周矶办事处、园林办事处、泰丰办事处、高场办事处、运粮湖管理区为重点,加大秸秆直接还田力度,着力提升土壤有机质,打造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夏收无烟通道。责任单位:市土肥站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7、作物肥水一体化技术。肥水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新技术,特别适合水资源缺乏地方。将以设施蔬菜和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在熊口管理区、园林办事处、浩口镇、周矶管理区、高场办事处、运粮湖管理区办好肥水一体化示范,面积2500亩。责任单位:市土肥站及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18、沼气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抓好沼液浸种、沼液叶面喷施、沼渣作底肥施用。办好张金镇、龙湾镇2个千亩沼液浸种示范样板;办好园林办事处、周矶办事处、运粮湖管理区3个千亩沼液叶面喷施示范样板;办好龙湾镇、积玉口镇2个千亩沼渣作底肥施用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市生态能源局及相关镇处农技中心。
三、实施要求
1、认真制定方案。市直各业务单位和镇、处农技中心要在项目实施前做好工作衔接,认真制定规范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与部、省丰粮工程、高产创建、专家大院等相关项目衔接,示范样板要面积连片、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
2、专班组织实施。各项目及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固定专班专人,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田间调查、技术指导、农民培训等具体工作,科学、准确做好各项记录,真实填写工作日志。
3、树立固定标牌。在示范区显眼位置树立固定标牌,标牌面积不得小于5m2并将项目名称、实施地点、规模、目标产量、技术措施、负责人和技术指导员姓名等写在标牌上,起到宣传和督促作用。
4、组织观摩宣传。根据项目实施进展和生产环节,分期组织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农民代表到示范区观摩学习,接受群众评议,积极邀请市级以上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发挥示范样板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5、做好全面总结。示范区作物收获前后做好理论测产和实收产量统计。项目实施结束后,及时整理有关资料并归档,向相关单位提交技术工作总结和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附:2013年种植实用技术推广计划表
潜江市农业局办公室 2013年2月20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