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农发〔2013〕14号
中共潜江市农业局委员会
关于印发《“强素质、转作风、创业绩、促发展”主题活动实施方案》通知
各镇、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潜江市农业局《“强素质、转作风、创业绩、促发展”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局党委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4月26日
潜江市农业局
“强素质、转作风、创业绩、促发展”
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农业厅“转作风、送科技、创业绩、促跨越”活动精神,结合我市“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活动总体部署和市直机关“三抓一促”活动的具体要求,经局党委研究决定,2013年4月至12月,在全系统组织开展 “强素质、转作风、创业绩、促发展”主题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以农业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为载体,引导全局系统干部职工竞进提质、创先争优,调动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帮助基层农业生产一线和广大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村入户、进园入企(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带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
整个活动以“强素质、转作风”为手段,以“送科技、强服务”为内容,以“创业绩、促跨越”为目的,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扶持100家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10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主推技术、主导品种覆盖率超过90%;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
三、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提高系统干部职工素质。在全局系统广泛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写一篇高水平的调研文章,理一个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创建一系列农业亮点。通过不定期开展业务点评活动,以促进并提高干部职工的能力水平,提高学用结合的效果。
(二)深化作风提档活动,提升农业部门整体形象。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目标任务督办及项目领办责任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优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群众需求、企业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加快发展和创业干事的良好氛围,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凝聚在服务基层,促进发展上来,始终保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农业部门的整体形象。
(三)持续开展农业“四下乡”活动,提高技术信息入户率。结合农时环节,组织送科技、送政策法规、送市场信息、送优质农资“四下乡”活动。结合春秋农业生产和农业抗灾生产,切实加强农业“三新”技术和抗灾生产措施进村入户;以科技赶大集、举办科技会展和科技咨询活动,将惠农政策、市场信息、主导品种送到农民手中;以播放科技电影、科技光盘、巡回讲座等形式将新技术、新模式推荐给农民。
(四)坚持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活动,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高标准抓好农作物高产创建、水稻集中育秧、蔬菜标准园、创建畜禽规模养殖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等项目建设。各镇处结合2013年全市18项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围绕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办好1—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抓好科技示范户的培植,全市重点培植1500户核心示范户,辐射带动3万以上农户。
(五)坚持开展农民教育提升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种养能力。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组织专家围绕结合各地主导产业,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田间学校、入户指导、远程技术服务、发放光盘、明白卡、农村“大喇叭”等方式,扎实开展分镇、分村科技大培训;依托阳光工程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快捷有效地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实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和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对象培训全覆盖;依托市农村信息宣传咨询中心,广泛开展专家座谈、咨询,发放“潜江农业”、“病虫情报”200万份以上,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种养能力。
(六)创新服务龙头企业新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以大基地推动现代农业大发展,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生产基地调查研究,推行“一个班子成员,带一个工作专班,联系一个重点企业,帮扶一个重点项目,建成一片基地”工作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企业的信心,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七)开展“群众最满意农技员”、“优秀试验示范基地”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农技人员创新农技推广方法,提升农技服务能力,加速农业科技入户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全面展示农技人员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务实肯干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发农技人员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积极性。
三、活动组织方式
(一)技术培训常态化。针对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冬播、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抗灾减灾等关键农时季节、重要环节,组织专家、技术人员集中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农民解决急需的技术问题。结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开展经常性科技咨询、宣传活动,帮助农民提升种养技能。
(二)项目建设标准化。结合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将主题实践活动,与粮棉油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建设、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农机维修、沼气维护、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层条件能力建设、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相结合,提高农业项目建设标准和实际效果。与农业新成果推广、新技术试验示范活动相结合,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科技服务信息化。创新网络咨询、手机短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方式,构建基层农技推广“12316”信息化服务平台。发挥《潜江农业》信息量大,网络咨询、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快捷便利优势,向农民及时发布最新农情信息和实用技术;利用“垄上频道”举办科技专题讲座、致富经验交流,引导农民学以致富;发挥农业远程教育网作用,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习课堂。
(四)知识更新规范化。强化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政治学习,作为强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集中定期组织政治学习,开展专业知识更新培训开展业务点评,全面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倡导争先创优,转变工作作风提振精神,提高效能。
(五)行政执法程序化。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清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净化农资市场,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证办案质量,增强行政处罚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树立农业行政执法良好形象,为农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四、活动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农业局成立以局长王维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局属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工科,负责组织协调、方案制定、督办推动等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建立专家、技术员“联乡包村”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推行农技人员工作日志制度,进村入户时间累计不少于100天,工作日志记载情况作为创先争优、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制定专家“点对点”的工作方案,细化专家职责,确保活动抓实。局属各单位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和工作动态。
(三)形成推动合力。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等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职责、整体联动、协作分工,合力推进这项活动。要主动邀请省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参与活动。要加强与驻点专家的联系,创造条件为专家提供便利。要抓好活动宣传,营造好氛围,及时挖掘活动典型,及时宣传报道。
(四)总结表彰。局属各单位在年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12月底以前报局政工科。市局对活动中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活动情况将作为2013年年终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
附:班子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分工情况。
附件:
局班子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分工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目标 |
联系领导 |
责任单位 |
1 |
30亿尾小龙虾种苗繁育项目 |
落实繁育核心基地3000亩,抓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投产。 |
王维 郭庆 刘挺 |
市农业局 市水产局 |
2 |
华山水产城乡一体化试点赵垴村高产基地 |
协助华山公司落实好万亩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抓好技术服务和基地宣传。 |
王 维 刘 挺 李小平 |
市农业局 市水产局 市农技推广中心 |
3 |
万亩潜汉大豆生产基地 |
协助企业落实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指导全程生产,抓好技术服务、无公害认证等。 |
王 维 李小平 |
市粮油站 市植保局 周矶农技服务中心 |
4 |
水稻整镇推进高产创建 |
组织渔洋镇落实3个、浩口镇1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树立标牌,落实品种统一、技术培训、技术入户,加大基地宣传,确保省级验收达优秀。 |
王 维 李小平 |
种植业科 市粮油站 渔洋农技中心 浩口农技中心 |
5 |
万亩“虾香稻”生产基地 |
协助企业落实万亩“虾香稻”生产基地,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加大品牌宣传。 |
刘仁才 |
市农技中心 白鹭湖管理区农技中心 |
6 |
水稻机械化育秧工厂建设 |
协助总口关口农机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育秧工厂,指导开展旱、中稻育秧,新发展早稻1000亩以上。 |
张兴泽 郭 庆 李小平 |
市农机局 种植业科 产业化科 市粮油站 渔洋农技中心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目标 |
联系领导 |
责任单位 |
7 |
万亩“绿亿园”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
协助企业落实万亩玉米、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加强全程指导服务,加大品牌宣传。 |
李小平 |
市蔬菜办 市粮油站 运粮湖管理区农技中心 |
8 |
棉花整镇推进高产创建及轻简化栽培示范 |
组织后湖开展整区推进棉花高产创建,办好3个以上核心样板点;组织后湖、熊口、高石碑、龙湾、办好4个百亩轻简育苗示范样板。树立标牌,并加大宣传力度。 |
李小平 |
种植业科 市棉麻站 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
9 |
“禄秀” 野鸭养殖基地 |
协助合作社落实500亩野鸭养殖基地,加大品牌宣传。 |
郭 庆 |
产业化科 市粮油站 |
10 |
有机质提升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
组织开展有机质提升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落实后湖、高场2个核心样板点,秸秆禁焚率80%以上,确保省级验收达优秀。 |
许 庆 |
市土肥站 相关区镇农技中心 |
11 |
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 |
借粮湖养殖水体基本达标,测土施肥、减量用药等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农药废弃物包装回收率90%以上。办好核心示范样板,树立标牌并加强宣传工作。 |
刘 挺 吴正凌 |
市水产局 市环保站 市植保局 市土肥站 市农药管理站 |
中共潜江市农业局委员会 2013年4月26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