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村里的“金牌调解员”

发布日期:2023-11-13 15:27 来源:潜江市司法局


“有事找忠哥嘛,他会跟你搞定。”在潜江市竹根滩镇,不管是兄弟吵架了,还是邻里闹矛盾了,村民群众一旦遇到麻烦事,最先想到的就是找刘文忠解决。

今年64岁的刘文忠是竹根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的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他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目前退休在家的他凭着对调解工作的满腔热情、对父老乡亲的一片赤诚,3年时间里,他协助镇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及村委会,成功调解大小民事纠纷150余起,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行走在乡村里的‘金牌调解员’”。

在市司法局和竹根滩司法所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下,刘文忠的政治站位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要从好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替当事人解难事,谋福事,办实事,做好事。”这是刘文忠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座右铭。

多亏老刘出面调解,不然事情不知会僵持多久才能解决,这下我的心踏实了。”日前,在左桥村村委会,纠纷当事人鲁某感慨地说。

原来,鲁某是广东惠州人,现在是左桥村农田承包经营大户,前不久,因驾驶机械收割农作物不慎将该村村民张某祖父的墓碑损坏。

故人的墓碑是不能擅自动的,何况墓碑弄断了,按农村风俗来讲,是件很不吉利的事,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一时风言风语,让张某憋着一肚子气,他多次找鲁某讨说法,向鲁某索赔偿,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在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竹根滩司法所指派刘文忠前去处置。

墓碑年久失修,遇到刮大风下暴雨墓碑也会垮塌,别看我是外地人,想趁机从我这里敛财,白日做梦。”鲁某情绪激动,牢骚满腹。

鲁某就是看到我爷爷的坟墓不顺眼,以为自己有的是钱,就是故意的,他不但要赔偿损失,还要替我爷爷烧香磕头,不然,我们张氏家族一个都不会答应。”张某更是理直气壮,底气十足。

刘文忠深入了解事情原委后,很快确定了调解思路。“你们素不相识,前无怨,后无仇,既然事情发生了,大家都要解开心里疙瘩,理性解决矛盾。有道是,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刘文忠的几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开场白,顿时让双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随后,刘文忠说法论理。从行为过失讲到责任界定,从风俗习惯讲到文明新风,从维护利益讲到法律法规,从共同缔造讲到相互谦让。调解现场犹如一堂普法教育课,原来激烈争吵的场面平静了许多。

是我不小心,损坏了老爷子的墓碑,对不起老爷子,向你们赔礼道歉,我愿意赔偿损失。”“我也想明白了,墓碑垮塌是迟早的事,我来当家作主,怎么调解听老刘的。”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群爱村马某、王某因土地边界争议引发冲突,王某向马某连扔三块砖头都被马某躲过,马某一怒之下捡起一块红砖向王某扔去,造成王某三根肋骨骨折,构成轻伤二级。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次组织双方解,但赔偿问题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让我去试一试。”在竹根滩派出所委托司法所调处此纠纷时刘文忠主动请缨。在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深入剖析分歧的主要焦点后,他没有急于组织“合议庭”调解,而是先分别登门约谈,宣传法律法规,讲明利害关系,寻求双方的理解和配合。用他的话说,这叫冷却降温法、情理交融法、扶正祛邪法。

听老刘的没错,尽快准备钱款赔”性格倔强、蛮横的马某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迅速转变观念,主动上门给王某赔礼,表示愿意和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老刘还真有两刷子。”知道内情的人纷纷给刘文忠点赞。

前不久,竹根滩镇亿佰琦服饰有限公司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刘文忠协助司法所前去处理。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刘文忠协助公司与所有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受到了企业职工的广泛好评。

小微企业的贴心人 营商环境的保护神。”近日,该镇5家服装企业自发地给镇人民调解委赠送了一面锦旗。

有人说,调解矛盾纠纷,老刘有时像法官有时像警官,有时像邻居大哥,既有严肃性,又有亲和力,找他调和矛盾,心里舒坦。

申请调解的当事人从心神不宁到脸上泛起灿烂的笑容,是对人民调解员的最大肯定,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威信是靠调解的公正性和办事的公道性树立起来的。”刘文忠说,尽管调解工作十分辛苦,甚至有时还会被误解,但是,为了大伙的幸福安宁,为了社会的平安稳定,我愿一辈子做百姓身边的“和事佬”。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