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开发银行给潜江市美丽河湖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授信10亿元,期限长达30年。这笔创下潜江融资纪录的资金,不仅为河湖治理注入强大动能,更标志着潜江探索的“以资源换资金、以改革促发展”水利资产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过去,治水修路这类民生工程,大多靠财政“输血”。但这次不一样,潜江让水资源变成“能生钱的资产”,再用资产换回发展资金,形成“活水循环”。“简单说,就是打破‘水资源无偿使用’的老观念,让水产生收益。”潜江市水利和湖泊局财务科科长田锋华说。
谢湾泵站建设,是这次改革的“第一个样板”。建成后,它每小时能引8.8万立方米汉江水,相当于给潜江的水网装了个“强力心脏”,既能解城区和农田的“缺水渴”,又能给下游河道补生态水、给工厂供生产水。
更重要的是,这些引来的水不再白用。“农业灌溉等用水都会产生收益,我们把这些零散的收益‘串起来’,纳入贷款偿还计划。”田锋华解释,正是这种“有偿用水、收益还贷”的模式,让银行看到了项目的可持续性,最终放心授信10亿元。
数据显示,谢湾泵站建成后,能让33.1万亩农田灌溉更稳定,每亩地能增收132元,仅这一项每年就能新增效益1398万元。整个美丽河湖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后,预期年稳定收益超8000万元。这些钱不仅能还贷款,还能投入后续维护,让水利工程从“一次性花钱”变成“持续性造血”。
“我们正努力让潜江的每条河流都成为生态银行。”潜江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此次改革突破为起点,系统构建“制度—市场—项目”三位一体水利资产化管理体系,研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储备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水利资产化示范工程,让每一滴水都有更大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