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环评审函〔2020〕19号
市 生 态 环 境 局
关于潜江市熊口管理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项目代码:2019-429005-77-01-032580)
潜江市熊口管理区:
你单位《关于申请审批潜江市熊口管理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对《潜江市熊口管理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批复如下:
一、潜江市熊口管理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位于潜江市熊口管理区熊司线西侧,为简易垃圾填埋场,自2007年开始填埋生活垃圾。该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预估已填埋垃圾量约12000立方米。为解决该简易填埋场带来的环境问题,拟实施原位封场治理,项目总投资597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建设性质为改扩建。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用原位封场技术对熊口管理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主要工程包括垃圾堆体整治工程、垃圾坝工程、封场覆盖工程、垂直防渗工程、渗滤液导排及处理系统、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工程、雨洪水导排系统、垃圾堆体绿化工程、监测井设置工程。
潜江市熊口管理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市发改委批复(批复文号潜发改审批[2019]243号)。在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我局同意该项目按《报告表》所列的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设。
二、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你单位必须严格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须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废水治理。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周边绿化用水;车辆、设备冲洗水循环使用;建设临时导流沟,开挖沉砂池,雨水经沉淀后排入堆场下方排洪渠;垃圾填埋整治过程中定期使用抽水泵把新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从渗滤液收集井抽到槽车中,运送至熊口管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整治工程建设地表水导排系统,并设置永久性截洪沟,以减少地面降水导致的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建设垂直防渗系统,防止渗滤液继续污染地下水。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渗滤液暂存于渗滤液收集储存池中,通过吸污车运输至熊口管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达标排放至东干渠。
(二)加强废气治理。施工期通过设置围挡、定期洒水、加强遮盖、车辆冲洗、限速行驶等方式减少施工扬尘污染;通过洒水、喷洒除臭剂、临时遮盖等措施降低垃圾堆体整治工程恶臭影响。
整治工程建设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通过导气石笼引出后分散排放,导气石笼四周植树绿化,导排气排放口设置明显禁火标志,做好风险控制措施。
(三)加强噪声治理。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强经隔声、消声、减震、距离衰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处理后,确保符合《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要求。
封场后加强进出填埋区域车辆管理,合理设置进出通道,树立限速、禁止鸣笛等标志牌,确保场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四)各类固体废物妥善处理处置。施工期采取建筑垃圾分拣破碎后回填、运输车辆覆盖等措施减少固体废物影响。垃圾堆体整治采用斜面分层自上而下作业,分层压实,加强堆体稳定性。填埋区四周新建垃圾坝,容纳堆体整治过程中的削坡垃圾。
(五)加强生态保护。填埋场最终覆盖采用人工复合覆盖结构,并根据填埋场地形、土壤条件,实施绿化及植被覆盖工程。加强绿化管理,实施长期绿化护理及灌溉计划,及时浇灌、更换坏死植物、处理病虫害。
(六)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严格做好渗滤液溢流风险防范措施、火灾爆炸风险防范措施、渗滤液运输管理措施及垃圾坝溃坝防范措施。制定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
三、我局委托二分局负责该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间环境监督管理,请你单位予以配合。
四、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起5年内有效。本批复下达后如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和污染防治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应当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该项目自本批复下达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应当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我局重新审核。
五、本批文仅为环境保护行政许可。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必须取得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相关意见。
(本审批意见复印无效)
2020年4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