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相关要求,现将推进高水平开放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积极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一是建立外派劳务人员资源库。市外派劳务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外派劳务人员资源库,与市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加强与武汉等地区的外派劳务机构合作,积极帮助劳务人员赴境外工作;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我市优势产业走出去,引导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在境外建立加工基地、营销服务网络,实现原产地多元化。截至目前,我市共选派了2批3人次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访问,分别随省商务厅组团参加斯里兰卡、以色列等国家进行商务洽谈、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三是强化“进出口”。1-7月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0140万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进口2098万美元,同比增长27.5%;出口18042万美元,同比增长7.2%。四是推进出口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并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考核验收。五是积极帮助企业用好信用保险政策,着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市已有江赫医材、大优农业、中材环保等企业投保。
2、密切开展人文交流合作。一是积极筹办“一节一会”。5月18日-20日,举办第二届中国(潜江)国际龙虾·虾稻产业博览会暨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搭建全球“虾-稻”产业创新、展示、交流、沟通平台,扩大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品牌及其他领域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二是加强交流交往。4月21日,举办了潜江返湾湖湿地国际马拉松赛,数以万计的国内外友人汇聚到潜江共享体育盛事;积极推荐泰国兰塔纳功欣皇家理工大学与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了学术交流,两校达成了友好交往的意向,为两校结成友好院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根据《湖北省“十三五”国际产能合作指引》,并结合《湖北省“十三五”国际产能合作指引中期评估方案》对我市相关部门进行了任务分解。目前为止有意向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企业为湖北比帆制衣,计划在缅北掸邦地区投资3亿元建设生态服装产业园。该项目已获得缅方邀请待我国相关手续办结后进一步洽谈,同时正在积极对接省发改委争取该项目纳入国际产能合作框架。
4、加强利用外资服务。一是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由审批改为备案。二是简化外资企业设立程序,自今年6月30日起全面推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工商登记和商务备案“一口办理”。
5、积极开展保税物流中心申报筹备工作。一是主动汇报,副市长陈庆忠同志带队赴省商务厅、武汉海关驻仙桃办事处进行了商洽对接,争取省商务厅、武汉海关的支持;二是为加强对我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代市政府草拟了《关于成立潜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目前已经市政府审批。
6、扩大电信、教育等领域情况。只要电信服务商获得国家认定的准入资格都是可以在本地正常经营的,本市并未设置额外的开放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1、对外贸易方面。我市外贸出口企业较少,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能力不强,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生产出口企业比重较大,外经贸企业尤其是新开口企业较少。
2、境外投资方面。一是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对境外投资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二是人才缺乏,要开拓海外市场,必须有一支懂外语、精管理、熟悉国际运行规则的团队,我们的企业大多都缺少这样的人才。
3、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一是自身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熟悉国际经济、法律、习俗的项目执行人才匮乏,外语水平高且专业技术强的高端人才更是稀缺,项目管理能力不足。二是金融支持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融资面窄,融资额度受限,融资成本高,国际通行的项目融资困难重重。
4、利用外资方面。长期以来,引进外资项目较少一直是困扰我市实际利用外资工作的客观现实。虽然近年来外资项目建设有了突破进展,但是总量仍显欠缺,外资项目的不足对我市利用外资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及工作建议
1、加大企业支持力度。在加工贸易出口、保税仓库建设、信用等级认证、营造通关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进一步完善监管服务,最大限度地提供通关便利。指导企业综合用好出口退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信保等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作用。
2、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进科技兴贸,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出口品牌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强江汉流域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加工贸易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并进一步探索发展服务贸易的方式。
3、积极发展境外直接投资。以贸易为先导、市场为依托、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管理和设备为重点,鼓励发展境外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内贸企业到境外发展连锁业务。加快推动对外经济合作与内外贸的一体化,培育优势企业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跨国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设立海外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设计中心。
4、加大外资引进力度。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行业,提升资源要素聚集层次,推进利用外资多元化。加大招商力度,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推动现有投资者增资引资,形成二次招商效应。吸收境外投资中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同时自2018年7月28日起贯彻落实好新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新版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
5、加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步伐。进一步发挥骨干外经企业的优势,利用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以及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有限公司雄厚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优势,引导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等优势企业内外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国际工程市场,更多地承揽包括勘测、设计、施工等内容的大型国际工程项目。抓好以石油开采外派为重点的劳务基地建设,健全完善选招、培训、输送、跟踪服务和管理的一条龙运行机制,不断扩大劳务外派规模,提高外派质量。
6、加快推进建设潜江保税物流中心。一是积极开展考察学习,将组织工作专班到外地保税物流中心进行考察学习;二是拟定选址方案,将组织规划局、交通局、园林办事处、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拟定潜江保税物流中心的选址方案,提请市政府审定;三是组织做好申报,将按照海关要求组织承办单位进行申报材料的准备,向省商务厅和武汉海关进行潜江保税物流中心申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