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数据上传工作

发布日期:2025-04-01 09:22 来源:市文旅局

根据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部署,我市自2024年12月起全面启动田野调查数据上传工作,历时4个月攻坚,于2025年3月27日完成全市所有区镇街道的文物普查数据系统录入与上传工作。此次普查累计复查不可移动文物338处,核查文物线索54条,新发现并登记文物点54处,为全面掌握市域文化遗产家底、推动文物保护与利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斐然成绩的背后,是精心制定的工作策略、齐心协力的团队协作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科学统筹,构建高效普查体系。自2024年5月进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我市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和省四普办的统一部署,组建专业普查队伍,配备RTK定位仪、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确保调查数据精准度。针对野外作业难度大、覆盖面广等特点,普查团队创新采用“内业+外业”双轨推进模式,白天分组深入田间地头、水网湖区开展实地踏勘,夜晚集中整理数据、绘制矢量图,实现“日结日清”。同时,通过举办文物摄影专题培训、开展“交叉互检”质量核查等方式,规范调查流程,杜绝数据虚报瞒报,确保普查成果真实可靠。

强化调度,确保工作提质增效。为确保数据上传工作高效推进,建立了“周调度”工作机制,自2024年12月起,每周组织线上数据上传专题调度会,由各调查组汇报进展情况,分析解决技术难点,动态调整工作计划,该机制有效保障了普查工作的时序进度与质量标准,为确保如期完成我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数据上传工作打好了基础。

成果丰硕,建立遗产保护数据库。普查数据显示,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类型涵盖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等类别,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完整勾勒出潜江地域文明发展脉络。本次普查不仅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复核,更通过细致走访、查阅地方志等方式,新发现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通过“四普”数据采集系统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对接,为后续文物保护规划提供数字化支撑。

此次文物普查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责任。为持续深化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下一步,我局将重点推进普查数据的分级审核与成果汇总,让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坐标,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