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和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98762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卫计委 发文日期: 2015年04月16日 00:00:00 文  号:潜卫生计生发〔2015〕10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5年04月16日 00:00:00 名  称: 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和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04-16 00:00

 

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

卫生应急和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镇、处计生办,卫生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血控组,市直各卫生计生单位:

现将《2015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和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15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和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潜江市卫生计生委办公室

2015325

(政务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附件:

 

2015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

和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以创建卫生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健康管理创新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管理覆盖率达8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4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5%以上。

2、加强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全市新增28名健康管理师。

3、继续开展健康细胞创建活动。新创建1所健康学校,开展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宝宝、健康之星创建工作。

(二)机构建设与发展

1、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2、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样品量较上一年度增长15%

3、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重大疾病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组织研究制定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十三五规划、重大疾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等。

(三)重点疾病防控

1、艾滋病防治。完成高危人群艾滋病检测2000人,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20人,符合治疗标准成人和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94%。

2、结核病防治。筛查疑似结核病人3000人,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650人。

3、预防接种。为所有新出生儿童建证建卡,完成20.1万剂次第一类疫苗接种,新增村级接种点2个,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4、慢病防治与精神卫生。加强现症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加强重型精神病人检索,规范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500人。

5、急性传染病防治。规范管理散发传染病4300例,流感样病例抗原快速检测7500人,疑似手足口病快速检测2600人。

(四)卫生应急管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100%

2、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调整潜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

3、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争取在全省竞赛中创造佳绩。

(五)爱国卫生运动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创建1-2个省级卫生乡镇(街道),争取培育1个国家卫生乡镇。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

1、积极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专业防治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落实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控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信息系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加强流感网络实验室及疾控机构其他实验室管理和运行,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提高卫生检测社会化服务水平。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政策与管理集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疾控类公共卫生专家团队和传染病疫情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库。探索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培育机制,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快基层疾控人才队伍的培养。

3、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疾控工作制度、程序和标准,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指导基层的能力。加强社区和村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网底建设,增强城乡社区健康管理功能。

4、开展疾控工作十二五规划评估,拟定十三五规划。继续完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评估评价工作制度,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认真开展重大疾病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组织拟定潜江市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十三五规划以及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中长期规划。

(二)实施健康管理创新工程

1、加强体系与能力建设。从健康环境创建、体制机制建设、队伍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加强开发与投入。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建立和完善健康管理体系,加强健康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市疾控中心建设1家示范性健康管理中心,依托市直医疗机构建设1家以上示范性健康管理科,选取2所以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示范性健康管理室,并逐步推广实施。

2、探索健康管理运行机制。引导尝试医保和新农合资金费用前置,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管理服务。

3、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依托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医改重大政策要求,着力推进健康管理联合体建设、重大疾病全程健康管理等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健康管理中三位一体的分工协作模式。加快建立健康信息收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追踪评价及就医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逐步建立健康管理三级管理模式。

4、优化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以健康创建为抓手,推进群体性健康干预。以健康干预门诊为依托,发展个体化危险因素干预。以健康体检为基础,以动态干预监测为手段,推进健康管理信息化深入发展。

(三)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

1、继续实施健康潜江全民行动。继续开展健康城镇建设活动,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之星等健康细胞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健康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五进活动。以建设健康科普设施、健康服务设施、健康宣传设施、健康活动设施为平台,实现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的和谐统一。广泛倡导十大健康好习惯,摒弃十大健康陋习,促进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2、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力开展除四害运动,形成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热潮,预防和减少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3、继续推动卫生城镇创建工程。迎接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年内新创建1-2个省级卫生乡镇(街道),争取培育1个国家卫生乡镇。

4、全面推动无烟环境创建工程。继续贯彻实施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大力倡导工作场所禁烟。继续实施无烟环境创建工程,加大禁止吸烟标志、警示标识的张贴,创建一批无烟学校、无烟办公楼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

(四)狠抓重点疾病防控工作

1.确保全市传染病疫情平稳。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做好麻疹、手足口病、流感防治工作,严防登革热、布病等输入性传染病在本地扩散蔓延。加强传染病监测及疫情报告工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流感样病例抗原快速检测、疑似手足口病快速检测工作,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规范管理散发传染病,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推进消除麻风危害工作进程,加强麻风病监测,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

2.创新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防艾委扩大会议精神,做好湖北省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潜江示范区工作,探索和建立我市MSM人群扩大检测和扩大治疗的工作机制。扩大艾滋病检测咨询覆盖面,持续加大遏制艾滋病经性传播。切实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工作,落实首诊负责制,完成高位人群艾滋病检测和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工作任务。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四免一关怀措施,符合治疗标准成人和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94%。

3.继续推动结核病综合防治工作。强化结核病诊疗规范化管理,建立督导检查机制,进一步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推行以三新一加强(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完成疑似结核病人筛查和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任务。重点做好患者治疗管理、疫情监测和实验室工作,全面提高DOTS工作质量。

4.组织实施重点慢性病防治。继续组织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工作。推广预防口腔疾病适宜技术,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加强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组织开展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工作。加强碘盐监测,巩固地方性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成果。

5.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以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年为抓手,继续开展免疫规划三查三补四项整顿,不断巩固和提高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完成所有新生儿童建证建卡,进一步规范第二类疫苗采购和使用,严格落实疫苗招标采购制度。加快推进疫苗电子监管码系,确保疫苗使用安全。稳步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开通预防接种短信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合理规划和设置预防接种点,进一步强化村级预防接种职责的落实。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异常反应所致纠纷。

6.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和管理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实施工作,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与报告制度,提高患者检出率。加强精神卫生服务,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和治疗率,减少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7.抓好卫生监测工作。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监测覆盖面。加强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逐步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质量。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全面完成城乡居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任务。

8.认真做好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群众关心的空气污染(雾霾)、疫苗接种、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12320健康咨询服务,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微信公众平台,发挥新兴媒体传播优势,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医院医学科普知识等的宣传普及工作。

(五)全面做好卫生应急工作

1、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一是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做好突发急性传染病事件防控工作,继续发挥联防联控作用抓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应对和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落实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实现处置率100%的目标。二是完成各项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

2、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一是完成全市卫生应急队伍的建档立制和信息动态管理。二是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卫生应急专家库。三是继续组织开展全市大练兵大比武技能竞赛,做好市级队伍备赛训练。

3、提升卫生应急监测预警能力。一是继续做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开展卫生应急舆情监测。二是继续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三是继续深化学校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管理,在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推广学校风险管理手册,按标准全面施行风险管理。

4、深化卫生应急联防联控机制。一是与农业、林业、出入境部门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与交通、公安部门加强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协作,与红十字会加强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与民政部门自然灾害信息通报机制以及与气象部门极端天气预警通报机制。二是配合民政、公安、水利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反恐维稳、防汛抗旱等工作。

 

附件:1. 2015年潜江市疾病控制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2. 2015年潜江市卫生应急与疾病控制目标考评评分表


附件1


附件2

2015年潜江市卫生应急与疾病控制目标考评评分表

被查单位: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得分:

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考核及评分标准

考核记录

得分

卫生应急与疫情防控(35分)

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健全,职责明确;有专人负责。

2

看文件材料。有领导小组并及时调整,明确相关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职责得1分。指定责任人得1分,否则不得分。

 

 

建立健全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防控应急预案

3

已制定预案并根据情况及时补充、调整,2/个,预案不切合实际或未及时调整1/个,无预案不得分。

 

 

应急物资储备

3

现场查看,按照应急物质储备要求,储备一定量的消杀、防护应急物质。按要求储备得6分。储备物资缺乏扣1/种,发现过期失效物资扣1分,物资存放不合要求扣1分。

 

 

卫生应急演练

4

每年根据工作岗位和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卫生应急知识培训,覆盖院内所有人员及辖区内所有村医。看计划、签到、讲义、总结,并进行现场考核,资料齐全得8分,资料不全缺一项扣2分。

 

 

突发/聚集/散发疫情规范化处置

8

2015年有突发事件发生且处置规范得5分,处置不规范缺一项扣1分,未处置不得分。聚集性疫情发生且处置规范得5分,处置不规范缺一项扣1分,未处置不得分。传染病散发病例处置:全年网络报告   例,现住址病例数    例(疾控填),全年任务数   例,实际处置病例数   例;消毒处理   例;调查随访   例;密接管理       例;任务完成率    %3分),完成100%给满分,依次按比例给分;处置资料:完整规范2分、不完整不规范1分、不真实0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

5

查看文件资料。开展辖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有监测、预防和处置协调机制。开展且资料齐全得6分。

 

 

传染病报告网络通畅,报告及时率100%

5

系统运行能登录且规范得1分,不规范不得分(现场登录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查看,登录不了系统/密码不规范记0分)。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价优得4分、良得2分、较差得1分。

 

 

发热病人血检

5

2015年全年血检任务数  人;实际完成  人;完成比例  %,全部完成给满分5分,90%以上给3分,60%-90%2分,,60%以下记0分。

 

 

免疫规划(15

儿童预防接种率

8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和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95%,新生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0%。核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接种点客户端,抽查8名儿童,核对疫苗的全程接种情况(麻疹疫苗必查),接种率低于95%不得分。

 

 

建立乡村两级适龄儿童底数花名册

2

。查看《预防接种适龄儿童底数花名册(<7周岁)》和入户搜索记录。未建立花名册0分,未每月定期更新扣0.5分。开展接种率调查时,将被调查的儿童对象在儿童底数花名册中进行核对。

 

 

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查验

2

春秋两季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查验: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查验工作覆盖率100%,在校儿童建证率100%,补种工作达到95%以上。现场查看资料和报表。

 

 

冷链管理

3

冷链设备建档率100%,冷连设备温度监测率100%,设置出入库专帐,记录完整,账、苗符合率100%,疫苗储备冰箱专用,疫苗摆放规范。设备建档、温度监测率不达标(或造假)各扣0.5分,帐苗不符扣1分,冷链设备中发现储备非疫苗物资扣1分。

 

 

艾滋病防治(15分)

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培训

1

查培训记录,看是否有签到册、照片等。无记录扣0.5分;抽查3—5名医务人员学习防艾知识笔记,医务人员学习笔记没防艾知识学习内容扣0.5分。

 

 

知识知晓率:医务人员100%、村民和街道居民85%以上。

2

问卷调查医务人员5名,村或居民10名,知识知晓率每低于标准5%1分。

 

 

宣传教育

5

查镇卫生院、车站或初中以上学校是否有艾防知识宣传栏1分;随机抽查1-2个自然村或居委会是否设有2-3条固定标语,以镇为单位街道2—41分,少1条扣0.5分。有农民工宣传记录1分。

 

 

主动监测任务和实验室建设

3

无高危人群花名册扣1分;监测任务数每少10人扣0.5分;无艾滋病筛查点扣1分。

 

 

母婴阻断

2

查孕妇免费检测的各种记录齐全,无记录扣1分;是否完成监测任务数共1分,每少10人扣0.5。未送样扣2分。

 

 

开展5种性病规范性诊疗和疫情报告。

2

查疫情网络报告系统上报的5种性病(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门诊日志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进行核对,发现1例未按《性病诊断标准知识要点与报告要求》进行规范诊疗的扣1分;漏报1例,扣1分,扣完为止。

 

 

结核病防治(10分)

患者转诊率95%

4

门诊登记和转诊单登记不齐全扣1 分,转诊率不达标扣0.5 分。

 

 

网络患者追踪率95%,追踪到位率70%

3

查看追踪记录,少1 例扣0.5 分;追踪到位率查市CDC 记录给分。

 

 

督导、访视

1

对辖区肺结核患者进行督导访视,每个患者全疗程访视4次。抽查2名患者进行核查,疗程访视每少1次,扣0.5分。

 

 

结核病日宣传

1

查看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情况。未开展不得分,宣传活动资料不完整扣0.5分。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1

开展村医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签到册、培训资料不完整扣0.5分。

 

 

慢病防治(7分)

死因监测报告

3

粗死亡率不低于5‰。报告及时率、准确、真实,完成任务得3分,发现一处不一致,扣0.2 分,扣完为止。

 

 

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4

现场核实管理档案数量,并随机抽查5份健康档案核查。要求管理规范、数据真实得4分,每1 份不合格,扣0.4 分,扣完为止。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10分)

患者信息管理、随访干预

5

现场核算建档患者数量,完成患者检索任务数(检出率3.5‰)得3分、每少0.5‰0.5分,扣完为止;随机抽查5份患者档案,信息登记完整、随访规范得2分,1份不合格扣0.5分,扣完为止。

 

 

国家系统录入情况

5

所有建档患者信息已录入国家系统,得3分,每少1例扣0.2分,扣完为止;查看国家系统随访录入情况,随机抽查5例,有随访记录(1年至少4次)得2分,每少一次扣0.2分,扣完为止。

 

 

麻风病防治(8分)

麻风病线索调查

4

有线索调查登记本,完成线索调查任务得3分(查皮防院记录);配合市皮防院开展现症病人家属体检、监测及病人畸残调查1分。

 

 

麻风病知识培训与信息上报

4

组织辖区内乡村医生麻风病知识培训1次以上1分,门诊设立皮肤病登记本1分。每季末28日前上报疫情报表2分,缺报一次扣0.5分,各种资料未归类整理无分。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