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石市受低温冰冻雨雪和洪涝灾害影响,部分县(市、区)遭受了不同程度损失,部分群众基本生活存在困难。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黄石市应急管理局向省厅申请调拨5000件应急救灾物资,其中棉被3000床、棉衣1500件、棉大衣500件。目前,该批物资都已全部发放到受灾需救助群众手中。
2025年元旦前夕,大冶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深入陈贵镇、灵乡镇、金牛镇,走访慰问因灾倒房户和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油、米等生活物资。据统计,大冶市应急管理局已发放应急救助资金39万元、棉衣棉被2620件,剩余208余万冬春救助资金将在本月29日前发放到位,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节。
1月2日,竹山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竹山县公路养护中心开展扫雪防滑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检验和提升应对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极端天气下人员拉得出、设备用得上、措施行得通。
近期,襄阳市8个重点县(市、区)按照行政区划(管理区域),分为两个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联动合作区域。合作方将共享各自辖区内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队伍、储备装备物资等信息,毗邻区域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时,能够就近快速集结救援队伍、调度装备物资进行驰援。同时,在森林重点防火期,毗邻街道(乡镇)、村(社区)还将共同开展巡查巡护,联合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加强对毗邻交界区域野外用火管理,建立跨区域联合应急演练机制,提升跨区域森林火灾突发事件快速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共防齐灭”能力。
发放冬春救助物资41805件
近期,宜昌市应急管理局陆续向各县市区下拨棉衣、棉被、绒衣裤、毛巾被、大米、食用油等冬春救助物资,其中省级下拨冬春救助物资20000件(套)、市级配套下拨冬春救助物资21805件(套),共计41805件(套),确保每一户受灾困难群众都能温暖过冬。
开展城区烟花爆竹联合夜查
2024年12月1日,新修订的《宜昌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正式实施,其中规定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所有区域,西陵峡口至猇亭区与白洋镇接壤处的长江水域,点军区、高新区管委会、夷陵区部分区域为禁放区。12月31日晚,宜昌市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专委会办公室组织公安、生态环境、林业和园林以及城区应急管理部门,对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涉及的滨江公园、广场、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场所开展烟花爆竹联合检查。在中南路、五一广场、CBD等商圈,执法人员逐一对流动商贩售卖烟花爆竹的行为进行制止;对准备前往滨江公园燃放烟花爆竹的市民群众普及烟花爆竹禁放新规,并开展劝导工作。蛇年春节即将到来,下一步,宜昌市相关单位和部门将继续做好除夕夜、元宵节等重点时段烟花爆竹“夜查”工作,确保市民群众安全过节。
“这些物资真是雪中送炭”“村里的干部想得太周到了,这些物资够我们用好一阵了”……近日,随着气温不断走低,孝昌县应急管理局及时统筹发放棉衣、棉被等冬春救助物资共计5000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安全度春。
2024年,大悟县先后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强降雨,极端天气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2025年元旦前,大悟县应急管理局下拨冬春物资棉被1770床、棉衣1270件、棉大衣380件到19个乡镇(区),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过节。
为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1月4日,咸宁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应急尖兵大操练”集训活动,针对近期新配发的各类新型应急车辆及装备设备,重点讲解其性能和操作要点,提升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战水平。
开展2025年首场应急指挥通信保障拉练
1月3日,恩施州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2025年首场应急指挥通信保障野外联合拉练。按照拉练计划,各组迅速到达各个点位,有序开展搭建现场指挥部,操作单兵图传、布控球采集现场音视频并回传,操作无人机模拟现场侦察、抛投、喊话,架设370兆移动基站建立窄带通信指挥链路,使用卫星通信设备上报信息等演练科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近日,潜江市应急管理局有序组织冬春救灾物资调拨工作,共调拨棉被1500床、棉衣1000件,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过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