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包括哪些内容?
《实施意见》主要内容有:一是完善参保政策。明确严格落实参保不受户籍限制政策,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明确省医保局建立全省参保数据库,对参保人员实施“一人一档”管理;用3年时间逐步统一全省居民医保集中征缴期,原则上为每年的9月1日至12月31日。二是完善筹资政策。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落实重点人群资助参保政策,支持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职工医保。三是完善待遇政策。稳步提升门诊保障水平,建立居民医保参保激励机制,对连续参保和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提高大病保险报销限额;建立参保中断待遇等待机制,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中断缴费人员再参保的设置待遇等待期,并为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提供了途径,这是居民医保制度的重要完善。四是优化医保服务。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推行数智化医保管理服务,加强参保宣传动员,每年9月开展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五是加强工作保障。明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参保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各部门各负其责,加强部门联动配合和信息共享,共同做好参保工作。
2.为什么要鼓励居民参加基本医保?参加基本医保有什么好处?
国家鼓励居民参加基本医保,是为了维护全体居民的健康权益。基本医保不分年龄、不论病史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基本、可靠和安全的医疗保障,确保广大群众能够及时就医,医疗费用能够得到分摊,还能够在大病时获得救助,参加基本医保能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
居民医保好处多,具体体现在:一是成本低。我省居民医保2025年缴费标准为400元,平均每天1块多钱,每月30多元,群众能用低成本获取对自己健康的保障;二是补助面广。所有参保群众都能享受财政补助,参保是自己交小头(400元),国家补大头(670元),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众,全省享受政府资助参保的每年超过245万多人;三是抵御疾病风险有优势。2024年全省参加居民医保人员平均住院率25.1%,而2024年全省居民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分别为12501元、5875元、2292元,报销金额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分别为7800元、4248元、1881元,居民平均报销金额为4670元,10年居民医保参保费用加起来都不及一次住院费用的报销;四是综合保障有优势。参加居民医保后不仅享受基本医保普通门诊报销、门诊慢特病报销、住院报销,还能同时享受大病保险,且无需申请即可自动报销,所以很多居民有收益却没感觉,困难人员还可以享受医疗救助;五是医疗保障服务好。除特殊情况外,参保人已无需拿着一堆票据来回奔波进行手工报销,在医药机构可以享受直接结算的便捷,可异地就医,只需线上或线下提前备案,即可在外地就医,在全省参加居民医保不受户籍限制。
3.《实施意见》出台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有什么新规定?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给家里人用。此次文件的出台,进一步优化了原本的个人账户共济政策。一是共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近亲属。文件规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的费用。其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不仅如此,如果这些近亲属是参保人,还可以在报销医疗费用时,使用关联的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个人账户资金。二是共济地域进一步扩大。目前我省已经实现省内跨统筹区个人账户共济,2025年将实现跨省个人账户共济。需要说明的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共济,但是卡(码)不能共用。
4.为什么要设置居民医保的连续参保激励政策?
与职工医保相比,居民医保非强制参保,自建立以来激励机制相对欠缺。对连续参保、没有生病、没有发生医保报销的群众缺少激励政策。这次文件提出建立居民医保的参保激励政策,实施分类施策,鼓励参保人员自我健康管理,鼓励连续参保。需要说明的是,连续参保激励和基金零报销激励每年分别可以奖励3000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累计提高额度每年可达到6000元。
5.基金零报销激励,是当年没使用过医保基金还是没使用过大病报销?
实施意见提出,基金零报销激励,奖励的是当年没有使用过医保基金的居民医保参保群众,即没有使用过医保基金报销,包括门诊、住院在内的所有的医疗费用,才能在下一年享受报销激励。基金零报销激励每年可以享受3000元的大病保险奖励额度。
6.为什么连续参保激励、基金零报销激励奖励的是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因为对参保群众来说,大病是最容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只要连续参保、基金零报销,每年都可以享受增加后新的大病保险额度,等于每年额外获得最高6000元的大病保险保障额度。使用了大病保险的奖励额度后,零报销激励额度才会清零,重新计算。
7.奖励额度清零时,是针对所有的奖励额度吗?
使用大病保险的奖励额度后,只有零报销奖励额度清零,不针对连续参保激励,只要连续参保并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就一直可以享受连续参保这个激励。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加居民医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继续保留。
根据实施意见精神,如果当年发生了大病报销并使用了奖励额度,那么前期积累的零报销奖励额度就会被清零,第2年重新开始计算零报销奖励额度。
8.为什么专门设定居民医保非集中征缴期缴费和断缴人员的等待期?
医保制度设置待遇等待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与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险采取强制参保不同,我国居民医保当前还不是强制参保,设置等待期实际上是对所有参保人的保护。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就可能有部分人员选择性参保缴费,在健康时不参保不缴费不做贡献,在生病时参保缴费享受别人的贡献,这对其他参保群众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自感生病了再参保,用几百元的缴费,平均报销4954元,就意味着一个人一次住院就占了其他10多个人的便宜,严重损害全体参保人的权益。因此着眼制度长期可持续,需要对断缴人员和未按时参保人员设定待遇等待期,在等待期里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将不予报销。而且这一规定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大多数的医保统筹地区已在居民医保制度实践中对没有在集中参保期缴费人员设置了待遇等待期。
9.为什么不允许断保后再参保修复固定待遇等待期?
如果可以修复固定待遇等待期,就相当于允许生病后再缴费,缴费后就可以马上享受待遇,这样就会增加选择性参保风险,让选择参保的群众利用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信息优势,享受别人缴费对自己的贡献,这对绝大多数遵守规定、正常连续参保人员来说非常不公平。如果允许在彩票开奖后继续购买本期彩票,把一个不确定性的事情变成了确定性事件,那么先买者都成了付出者,而后买者全部都是受益者,显然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持续运转下去的。如果大家都在彩票开奖后才买彩票,那必然中奖金额大幅低于投资金额,是一个铁定损失的事情。
如果不设置待遇等待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生病后才参保,花几百元的钱,报销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医保基金,最终损害的将是全体参保人的利益。
10.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激励、零报销激励以及断保后待遇等待期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激励、零报销激励以及断保后待遇等待期政策,均从参保2025年基本医保起开始执行,以前年度是否参保均不计连续参保年限和断保年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