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各分中心、各地便民服务大厅:
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三个专项治理”的通知》(潜办函〔2016〕21号)文件要求,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下称市政务办)拟开展政务服务“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为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安排部署,集中一段时间,对2015年政务服务“四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深入查找市、镇政务服务机构中依然存在的“四难”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不实、服务不优、行为不廉等突出问题,从严从实进行整改,建立防止“四难”问题反弹的长效机制,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效率,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
二、对象范围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各分中心(残联、社保、交警、出入境、农机、不动产登记)、各地便民服务大厅。
三、治理内容
1.各级便民服务机构功能不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便民服务机构负责人在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2.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窗口作风问题;不遵守上下班纪律,上班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在服务上态度粗暴、言语生硬、口大气粗、吃拿卡要、庸懒散软等问题。
3.便民服务机构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动态调整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审批环节;没有法律依据乱设前置条件、增加中间环节;不按标准乱收费,取消收费的变相收费;申报资料繁杂、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流程不优的问题;中介服务耗时长、收费乱等问题。
4.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不全面、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5.政务服务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一口受理、全程代办、限时办理等工作机制执行不力的问题。
四、方法步骤
此次“四难”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从2016年7月下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7月下旬)
各级便民服务机构组织召开“四难”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动员大会,传达有关精神和要求,围绕确定的治理内容,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二)自查自纠(8月底前)
1.征求意见。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结合实际,采取问卷调查、公告、开通举报投诉电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服务对象等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2.查摆问题。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认真对照五个方面的重点治理内容,细致梳理、继续深入查摆政务服务中仍然存在的“四难”问题,结合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情况,逐项细化,列出问题清单。
3.问题整改。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针对问题清单,细化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要加大问题的整改力度,限定整改期限,结合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三)重点检查(9月底前)
1.开展评议。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将整改进展和结果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市政务办将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测评,测评不过关的,督促重新进行深入查改。
2.明察暗访。市政务办将对各级便民服务机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将检查情况纳入年底目标管理政务服务工作考核范畴。
(四)建章立制(10月底前)
1.健全制度。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按照统一要求、对照问题清单、坚持需求引领,建立健全作风建设、业务运行、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咨询投诉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市政务办将对各级便民服务机构制度建设情况进行督办检查。
2.标本兼治。在推进“四难”专项治理“回头看”过程中,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坚持边查边改、边改边建,既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要从规范权力运行、改进服务效能、确保公正透明等方面,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形成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
五、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此次“回头看”工作,成立相应机构,组织工作专班,负责本地本单位“回头看”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加强信息报送。各级便民服务机构在“回头看”工作开展期间,在每个阶段结束前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活动结束后填写附表1现连同情况总结报市政务办。各级便民服务机构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可随时上报。
(三)注重工作对接。各分中心、各地便民服务大厅要在7月底前填报附表2,每月底前按附表3的格式填写报市政务办。各级便民服务机构业务办公系统要主动与市级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对接。市政务办每双月将通报全市各级便民服务机构的工作情况和信息报送情况。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级便民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通过撰写文章、接受访谈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回头看”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件1:“四风”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自查情况统计表
附件2:便民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信息表
附件3:便民服务机构办理事项统计表
(联系人:李勇,电话:6955802,邮箱:848834309@qq.com)
2016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