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高新区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潜江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全域即高新”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加快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园区配套提档升级、经济运行提质增量、综合评价排名进位,为我市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奋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高新力量。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推动园区管理提质。
一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今年高新区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到位后,为加快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今年积极赴火炬中心、省科技厅汇报争取支持,并安排班子成员带队,分别赴火炬中心推荐的九江共青城、湖州莫干山、江苏常熟、四川德阳、重庆荣昌、宜春丰城、湘江新区、湖南宁乡等具有代表性的县级体制国家高新区进行考察学习,各小组分别撰写考察报告,后期将组织召开高新区外出考察体制机制专题研讨会议,进一步探索高新区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二是全面加强机关建设。组织搭建潜江高新区微信公众号及门户网站,每周更新工作动态。围绕党工委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项目推进、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深化政治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3次,组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辅导讲座、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传达学习典型案例通报、制定高新区政治监督任务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目前共组织读书班2期、专题党课1次、组织生活会1次、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集中学习19次、专题讲座4次、专题研讨3次、青年读书班6期、承办市领导调研活动40余次。
(二)科学规划精准招商,推动园区发展提能。
一是以高品质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规划促发展,聘请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潜江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划定了高新区核心区和拓展区的空间范围。同时,按照“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的原则,在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国家级化工示范园区的发展规划,分别编制了《潜江国家级化工示范区潜江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潜江国家级化工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潜江国家级化工示范区江汉盐化工业园总体发展规划》三册规划方案,进一步制定了项目入园条件和评估标准,形成了功能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的区块发展格局,为化工区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提供明确方向。
二是以驻点式招商激活发展新引擎。按照全市驻点招商专班配置安排,高新区抽调8人组建驻点招商专班,负责驻点京津冀、上海、江苏、珠三角、中西部等5个区域联络工作,各专班通过调研区域产业布局、拜访市外潜江商会、走访对接企业项目等方式,已累计走访考察企业70余家,联络商会、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等9家,目前跟踪对接重点项目6个。同时,强化全员招商力度,领导带头“走出去”招商47次、“请进来”33次,对接招商项目信息23个,重点项目信息3个。
(三)统筹调度工业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速。
一是推行“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切实推进工业项目服务提速,组织对工业项目全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并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潜江市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实施方案》,建立“领办+统办+专办+主办”机制,将工业项目全流程时限由原来的200多天缩减至122天。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市工业项目全流程图,理清各环节所需要的审批要件和办理时限,形成工业项目报建事项清单,将全流程涉及10多个单位的136项要件资料缩减至82项。围绕工业项目从立项到联合验收全流程组织开展全市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了全市120余名领办、专办、代办员的业务能力。持续开展“零收费”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共为15个项目协调出具服务联系函。统筹协调新落户的工业项目办理各类前期审批手续,协助阿科力、华耐德、广钢气体等项目办理各类手续50余件。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高新区政务服务窗口,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工业项目服务专班,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对全市过会未投产项目定期开展会商研判、专题会诊,今年已召开项目会商会议4次,帮助解决问题38个。
二是统筹调度过会未投产工业项目。成立高新区项目督办服务专班,负责对全市过会未投产工业项目进行统筹督办,打破“企业反馈问题一级级上报再处理”的模式,每两周对过会未投产项目进行全覆盖走访并收集企业反馈问题,对问题照单全收并进行分类直报,现场能处理的问题进行现场协调解决后向市领导汇报处理进展和结果,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提请市领导协调并及时跟进,推动过会未投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今年1-5月,累计调度全市过会未投产工业项目89个(其中拟开工项目48个总投资153.74亿元、在建项目41个总投资271.70亿元),共计推动新增投产项目11个、新增开工项目4个,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0项,正在推进解决电线迁改、管廊道路建设、政策兑现、坟墓搬迁、“三区三线”、土地性质调整等问题50余项。
(四)完善基础要素保障,推动园区配套提档。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纳入高新区调度的基础设施项目共有55个(泽口16个、王场10个、杨市7个、总口5个、园林3个、张金3个、其他区镇处11个),总投资19.65亿元,其中:续建类项目23个总投资7.94亿元,新开工类项目32个总投资11.71亿元。目前,港口公司10kv电力专线、服装产业园沟渠治理及土方回填、新轩宏35kV电力线路工程、潜江科创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武汉恒立钻具场地平整项目等陆续完工,有力保障了港口公司、新轩宏、服装产业园等企业项目建设及投产;中能110kV项目主供线、王场园区集中供热管网、荷香路、天池路、园区东路北延等项目正按计划加快推进实施。加快实施化工园区公共区域绿化美化工程,确定实施绿化点40处(泽口15处、王场25处),涉及绿化面积530亩(泽口290亩、王场240亩),目前泽口4处、王场5处地块已完成绿化美化工作,园区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推行土地集约节约。探索实行土地提前集中收储,破解土地制约难题。对没有明确项目的工业储备用地办理到可以缴费阶段,对过会项目收储地块以最短时间报出去、批回来,做到“地等项目”。2024年,拟选23宗新增收储土地总面积约4542.8亩,其中:已过招委会项目12宗面积903.93亩、新增收储土地11宗面积3638.87亩。同时,推行高新区(杨市、总口)城市产业双集中,积极盘活存量闲置资产。4月份筹备组建了高新区(杨市、总口)城市产业“双集中”工作指挥部,明确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职责,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杨市、总口园区基础设施管护及移交、存量资产盘活等重点工作。
三是推动园区等级提升。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将潜江经济开发区和江汉盐化工业园两个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任务清单化,并印发《潜江市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整治提升工作任务共计27项,目前,已完成工作5项、阶段性分步完成工作6项、按计划正常推进工作10项、按时序等待开展工作4项、较滞后工作2项。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潜江经济开发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园区封闭化管理、王场园区消防站气防站、泽口特勤站升级等短板问题整改,确保两个化工园区达到D级园区验收标准。
四是积极兑现招商政策。主动服务、靠前服务,针对企业申请兑现招商引资政策资金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漏、一个程序不减,确保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应兑尽兑。截至目前,已累计兑现北旭、中巨芯、新柳伍、安井、孚诺林、中凯成、长飞等36批次企业生产设备投资、新增投资、新增地方财力贡献、企业增产增效等奖励政策,累计资金12952.75万元。
(五)锚定目标加压奋进,推动综合评价进位。
一是聚焦经济运行,强化监测调度分析。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调整优化了2024年市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和企业清单,并制定了高新区机关干部包联园区企业方案,针对市领导包联的90个重点企业,高新区安排30名专员进行跟踪服务。整理编印《潜江高新区重点工业企业台账资料》,将园区169家规上工业企业纳入台账化管理,机关干部开展遍访企业活动,并按月对园区经济运行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今年1-5月,高新区5个园区(泽口、王场、杨市、总口、张金)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8.26亿元,同比下降11.4%(剔除金澳4-5月份停产影响,同比上升5.88%),占全市比重为62.88%;完成财政总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28.45%,占全市比重43.0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0.31%,占全市比重为21.47%。
二是聚焦火炬统计,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始终锚定争先进位10名目标,先后6次赴工信部火炬中心、10余次赴省科技厅汇报、争取支持,不断优化高新区火炬统计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召开全市火炬统计调查工作部署及培训会、调整火炬统计区域范围、制定指标提升方案、聘请三方公司咨询指导、邀请工信部火炬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吕先志来潜调研等措施,确保了火炬统计年报质量有效提升,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增长较快,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今年火炬企业数大幅增加,共完成353家,较上年增长70.5%,实现应统尽统。整体来看,火炬统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优于上年,与综合年报、企业年报相关的41项指标,经测算整体优于上年的指标数26项、占比63.4%;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指标数6项、占比14.6%;低于上年指标项9项、占比22%。同时,切实强化国家级平台培育,积极争取火炬中心重大活动在潜举办,将10项国家级平台及示范类型纳入调度,高新区重点协调跟进基础条件较好的潜龙荟智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争取国家级服务机构和示范早日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聚焦排名进位,提前部署全省开发区评价考核工作。多次赴省发改委对接湖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工作,省发改委要求加快高新区规划修编、并按照调整后的五个园区范围做好数据测算。目前,省政府办公厅已正式印发《湖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工作由以前的“两年一次”调整为“每年一次”,潜江高新区仍归属于21家国家级开发区之列进行考核,评价指标调整为10项。前期已组织相关市直部门和园区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测算,总体分析以5个园区的数据测算为最优,下阶段将协调相关市直部门做好数据测算,力争以最优的数据参加评价考核,确保开发区排名稳步提升。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潜江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为打造“一城三基地”、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一)加快理顺管理体制,坚定不移强引领。推动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体制改革方案落地实施,推动对不同园区分类施策、分类管理,由高新区统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储、政策兑现等事项,做实“一区多片”运行模式。深化高新区火炬统计体制改革,加强火炬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对每项指标都制定提升方案,每季度分析研判调度,确保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前进10位。
(二)统筹项目建设提速,坚定不移优环境。全面推进项目全流程优化再造、全过程帮办代办、全链条跟踪服务,形成高新区领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统办、审批部门专办、属地政府主办的工作格局,确保新硅半导体、绿冷高科、东桓生物、康新化工、华美恒业等22个项目迅速开工建设。健全工业项目问题收集、协调督办、回访落实的全流程督导推进机制,确保新轩宏、阿科力、华耐德、集奥、百美、予元航空等53个项目迅速投产达效。精准制作产业招商图谱,围绕光电子、锂电池、微电子等领域,编制30个以上产业招商策划项目,全力推进中能建空气储能、煤盐一体化、新时代中能等重大项目落地。
(三)统筹配套要素保障,坚定不移扩容量。对标省内外先进园区,2024年计划实施危化车辆安全防控系统建设工程、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工程、化工综合管廊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25个,总投资约27.6亿元。其中,2023年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18.05亿元,2024年新建项目10个,总投资9.55亿元。加快王场园区消防站气防站、泽口特勤站升级、智能化管控平台等项目建设,优化园区封闭化管理方案,采取“电子监控+分区物理隔离”的方式与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统筹实施,确保两个化工园区达到D级园区验收标准。
(四)统筹园区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增动能。完善企业发掘、筛选和培育机制,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持续新增。按照“一企一校一平台”、“一产一院”建设模式,推动园区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金澳科技、永安药业、江汉油田等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孚诺林、鼎龙等企业申报国家级实验室,组织金澳科技湖北省聚烯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新硅科技潜江市电子半导体检测分析中心申报国家级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会同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指导市科创中心、潜龙荟智、潜网孵化器等提档升级,确保入驻企业、服务团队、举办的创业活动等符合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认定标准,力争申报成功1家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