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潜江构建全链条体系推动垃圾分类落地 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

发布日期:2025-09-22 16:46 来源:潜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一大早,湖北潜江市泰丰街道棉原社区都市华府小区,居民鲍芳霞送女儿去上学,顺道把头天晚上分类好的几袋垃圾带下楼。

在智能回收箱前,她用手机扫码启动垃圾分类小程序,将快递盒、饮料瓶投入箱内,系统自动称重1.8公斤,手机到账0.9元。随后,她来到一旁的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在引导员舒代英的引导下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桶内,获得积分2分,由引导员记录在本子上。

“刚开始还不太习惯,现在我们全家人都很自觉。”鲍芳霞笑着说,从今年4月开始,小区居民可以通过预约保洁人员上门或者直接投放等方式,自行售卖可回收物,还可通过垃圾分类赚取积分,兑换奖品。除了传统的4类垃圾,小区里面还专门设置了建筑垃圾暂存点和大件垃圾暂存点。

潜江市今年5月印发《2025年潜江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明确持续抓好前端垃圾分类投放,居民小区按照有封闭式分类棚亭、有分类容器、有信息公示栏等“七有”标准配备垃圾分类设施。

“过去,一些地方垃圾分类落不了地,主要是和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分类设施、体系不完善有关。”潜江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潜江通过硬件升级改善投放环境,解决居民“不愿分”的顾虑;同时通过“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让居民从分类中获得实际收益,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

在园林街道三板桥社区御景豪庭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旁的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居民积分排行榜。“以前扔垃圾就是顺手的事,现在能换东西,大家都更认真了。”居民王阿姨说,社区与周边超市、便利店合作设立“积分超市”,居民不仅能兑换洗衣液、抽纸、米面粮油等实物,还能兑换免费理发券等服务。

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还需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走进位于潜江市生态循环产业园的潜江君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只见一辆辆餐厨垃圾转运车开进园区,将垃圾倒进卸料仓,经过仓底螺旋提升、大杂筛分离、制浆分选等工序,最终实现水、油、渣的分离。“这个工厂今年1月投产运行,工厂每天处理餐厨垃圾超过60吨,目前,全市八成以上的餐厨垃圾都由我们收集处理。”公司总经理卫蔚然介绍,分离后的油脂进入油脂储存罐回收,无机固渣送至垃圾焚烧厂焚烧,有机固渣卖给有资质的企业制作有机肥,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我们采用市场化手段,引进相关经营主体,将全市120家大、中型餐饮店纳入收运范畴,并安排专门车辆收集居民小区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有效避免‘混装混运’问题。”潜江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说,今年1至8月,全市餐厨垃圾累计收运9295余吨,约为去年同期的2.5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1.83%。

“要强化体系运行,全面加强科学管理,不断健全全链条垃圾分类体系,加强信息化支撑和智慧赋能。”潜江市委书记叶杨表示,潜江正在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年底前布局200个智能回收箱,推动形成可回收物处置闭环。(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记者:范昊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