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财政局“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规划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38023 主题分类: 财政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11年12月22日 16:00: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1年12月22日 16:00:00 名  称: 潜江市财政局“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1-12-22 16:00 来源:市财政局

一、“十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切实加强收支管理,坚持依法理财,基本完成了“十五”财政收支计划,基本保证了工资发放、机关运转和社会稳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市财政收入2000年的5.09元增长到2005年11.16亿元,自然增长119%,年均增长17%。从可比口径看(考虑取消农业税因素),全市财政收入2005年比2000年增长比例为138%,年均增长19%。

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全市工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52.5%上升到2005年75.2%,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财政保障能力有所增强。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从2000年的2.7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99亿元,增长了156%,在支出预算的安排上,按照先工资、后公用,先吃饭、后建设的次序进行安排,将干部老师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等支出在预算中打足,确保了个人部分不留“硬缺口”。

财政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全面实行了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收支分离;实行了“三核一代”(编办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核资、银行代发)的工资发放办法;推行了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节支率达到了9.5%左右;完善了部门预算改革,市直79个部门全部实行了部门预算;深化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到2005年底,市直已有199家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财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积极转变财政监管方式,实现了对企业财务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管理;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管理、支出评价及监督检查;加强了社会保障财务、基建财务、农业财务、粮食财务管理;落实处理了粮食财务挂账;整顿了财政秩序,建立健全了财政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健全了财政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了业务制度、操作规程。

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开展了系统文明创建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实行了政务公开,树立了科学理财、廉洁理财、文明理财的新形象。

过去的五年,虽然全市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不容忽视:一是可用财力不足,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和对各部门的支出保障能力还较弱。二是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加上经济领域的一些隐性负债,财政风险不容忽视。三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根据我市财政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财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加大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改革力度,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蛋糕”的不断增长,确保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全面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依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安排情况,本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稳妥的原则,确定“十一五”时期财政的奋斗目标是: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力争2010年达到18.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11%,力争2010年达到4.71亿元。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体制;全面建成稳固、平衡、协调的市级财政。

三、“十一五”时期财政收支预测

1、全市财政收支预测

1)收入预测:“十一五”时期,全口径财政收入到2010年达到18.9亿元,年均递增12%,其中:工商税收到2010年达到15.9亿元,年增递增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到2010年达到4.71亿元,年均递增11%。

2)支出预测: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年均增递12%。

四、“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一)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健全和完善财政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运行模式。

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满足公共需要出发,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基础上,以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和规范预算分配方式为重点,继续深化公共支出改革,着力解决财政支出运行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财政参与社会分配和再分配的职能,理顺财政分配关系,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职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创新财政支出管理方式,通过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公共财政的科学发展职能

1、按照实现“五个统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方针,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3、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逐步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部门预算实行收支脱钩;细化预算编制,科学制定预算定额,全面推行预算论证制度,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4、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和支出拨付程序。

5、稳步推进支出管理改革,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1)改革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进一步完善会议费、接待费、出国考察等一般消费性支出的监督管理机制;(3)积极探索以公务用车相关支出为重点的职务消费支出方式的改革;(4)大力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6、认真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规划,扎实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7、巩固农村费税改革成果,完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政策,全面推进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农民补贴发放“一卡通”工程。

8、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做大财政经济“蛋糕”,努力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1、积极拓宽财政参与、支持和服务经济的领导,更加突出公共性和普遍性,扩展政府理财空间。按照“一主三化”、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路,明确财源建设目标,转变财源建设方式,着力构建财源建设新机制。拓展工业财源,强化工业对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加强传统优势产业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认真落实财政税收扶持政策,重点加强对潜企业的培育,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不断夯实财源基础。调整完善外贸出口促进政策,实现出口企业与地方财政发展的良性循环。

2、巩固现有财源,培植后续财源,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财源的培植力度,以发燕尾服生态农业为重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整合生产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集约化建设。大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并带动全市第三产业总量和规模的扩张,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在地方财源中的支柱地位。

3、立足和发展本地优势,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力度,改选、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的力度,积极支持招商引资,拓宽筹资、融资渠道,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城市建设,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政府存量资源,通过资本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发挥资本、信用和长期融资的组合优势,实现资本扩张、城市扩容、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和良性循环。

(四)依法加强税费征管,进一步完善收入管理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

1、大力组织收入。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做到税收与经济增长、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把经济增长及时足额反映到财政收入的增长上来。进一步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严查擅自减免和行征后返行为,防止跑冒滴漏。抓重点税源,抓地方小税。进一步挖掘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增收潜力,使这些小税种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

2、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大征管力度,降低征收成本。

3、加强彩票、住房公积金、土地收益的管理。

(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保障重点支出,为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理好财、用好财。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理财观,规范财政支出的范围和重点,进行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做到有进有退、有保有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保证工资发放的基本前提下,使财力更多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1、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保障资金预算管理和监督,促进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2)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3)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4)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5)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求助体系建设。

2、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1)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