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05939 主题分类: 财政 发布机构: 潜江市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5年01月21日 16:00: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21日 17:00:00 名  称: 潜江市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1-21 17:00 来源:潜江市财政局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目标任务,以大财政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狠抓预算执行管理,不断提升财政管理质效,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对标看齐,高位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全套试点”的标准,大胆探索实践,力争走在前列。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建立“日督办、周小结、月通报、季分析”常态化调度机制,制定十大类别、31项具体目标清单,实行财政牵头、专班负责、清单管理、挂图作战的责任链条体系,督导工作推进。二是认真开展“三资”清理工作,编制“一账一表”,摸清家底。2024年完成了两期“一账一表”编报工作,做到了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三是扎实推进“三确”和“三变”工作。全市全口径资产总额1889.8亿元,负债总额736.9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近期可利用资产净值185.15亿元。四是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制定了“1+7”的化债方案,通过再融资、借新还旧、加大向上争取债务限额,不断拓展和腾挪举债空间,严防债务风险。五是财政国资良性互动。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19亿元,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6650万元。六是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启动了“三保”项目支出保障标准建设,建立“三保”项目分类管理机制,兜实兜牢“三保”底线。及时入驻全省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建立“单一窗口”综合评价机制,规范项目绩效和“两算”管理。

2.围绕中心,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支持稳增长。全年落实减税降费63000万元,落实支持发展专项资金36389.84万元,集中支持招商引资和高新区发展。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争取债券资金451433万元,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34715万元,增发国债 49774万元,及时拨付中央预算内投资25934.1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快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探索政府采购合作创新方式,统筹上级和本级专项资金32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四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安排专项资金5210万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力支持实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五是支持乡村振兴。统筹涉农专项资金172000万元,落实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000万元,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8600万元,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惠民补贴39470万元。六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统筹专项资金110343万元,重点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流域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3.紧盯目标,全市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一是市领导统筹调度。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财源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财源建设,精准研判收入形势,加强指导,坚定了增收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财源建设措施得力。坚持“月调度、季考核、年结账”工作机制,做实税源台账,强化考核结账,推动财源扩量提质。三是综合治税效果明显。税务部门通过税收辅导和税收稽查,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5.9%。财政部门加强总分机构企业和省级金融保险机构等总部税收协调,实现总部经济税收7.1亿元。

4.开源节流,财政支出保障有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保持财政支出强度,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市民生支出累计完成790780万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为83%。全市科技支出同比增长53.2%,用“真金白银”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发展。卫生健康支出79614万元,同比增长3.9%,织牢民生健康保障网。全市粮油储备支出2408万元,同比增长36.6%。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统筹财力13000万元,支持区域协同发展,增加区镇处财政保障能力,保障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5.强化监管,财政运行规范有效。一是构建大财政体系下的大监督机制,实现对财政管理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打造财政资金的“保险箱”、筑牢财经纪律“防火墙”。二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积极开展全省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提升政府采购效能,促成“政采贷”融资贷款37笔,支持20家中小企业融资13940万元。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市78个预算单位所有项目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绩效目标,并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部分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相关评价结果在预算安排和资金调度时加以应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2024年共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302个,审核项目资金60.96亿元,审减3.72亿元,综合审减率6.1%。五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融入大财政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国企功能性改革,推动国资国企价值攀升、收益提升、功能跃升。

过去一年,全市财政部门攻坚克难,戮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导致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不够稳固;区镇处新兴产业支撑不强,财源建设水平不均衡;各项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预算平衡难度加大;部分领域预算支出固化问题依然突出,支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力度不够,预算刚性约束、执行管理和绩效理念还须进一步强化等等,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