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12416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发改委 发文日期: 2020年08月04日 11:29:24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04日 11:29:24 名  称: 关于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0-08-04 11:29 来源:潜江市发改委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团结带领全市百万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经济发展方面。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1.23亿元,下降2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8.17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1.2亿元,下降25.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1.86亿元,下降16.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6亿元,同比下降32.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67亿元,同比下降42.3%;进出口总额完成34.1亿元,同比增长1.5%。

    创新驱动方面。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44.08亿元,同比下降15.4%,占GDP比重为14.6%。

    人民生活方面。由于一系列惠企惠民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小,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64下降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2元,下降10.7%。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48人,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3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内。

    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全面停产停业近两个月,加之部分企业尚未达产达效,预计上半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减排可以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

    总体上看,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冲击明显,GDP、工业、投资、消费、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呈下降态势,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社会正在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上,进入二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环比均呈逐月回升态势,降幅逐渐收窄,这表明我市发展的基本盘比较稳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二)主要措施

    1.坚持生命至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时间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的指挥部,及时发布防控通告36期、防指令7期,率先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管控措施,实行“七个一律”“八应八尽”的过硬举措。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领导全员上阵,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全脱产进驻23个区镇处,派驻436个驻村(社区)工作队,组织9319名党员干部就地“双报到双服务”,组建“战疫先锋”临时党支部187个。二是开展全面筛查。建立身体状况“微信日报告”机制,实现全市28.22万户走访到户全覆盖、100.16万人实时监测全覆盖,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三是加强集中收治。谋定市中心医院等5家定点医院和隔离病区,储备隔离治疗病房503间;在23个区镇处设置集中留观点41个、观察病房1826间,对“四类人员”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坚持中西医联动,成立16人西医专家组、15人中医专家组,组建924人高水平专业医护团队和65人山西援潜医疗团队一道,联合开展专家会诊、医护查房。目前,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8例、感染率万分之2.03,治愈出院189例、治愈率95.45%,死亡9例、病亡率4.55%。

    2.坚持民生优先,全力保障人民生活。一是做好防控资金保障。筹措各类疫情防控资金30673万元,统筹用于防控物资、设备购置、人员补助、逝者家属慰问金、乡村和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等支出。同时,统筹相关专项资金和基金4412万元用于特殊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和企业稳岗补贴。二是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疫情期间,建立中心城区“菜篮子”应急保供机制,制定保供应急预案,出台保供稳价工作方案。全市共86家商超网点、3家孕婴连锁专卖店、26个农贸市场、5家电商平台正常运营,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三是抓紧抓实农业生产。有序组织农业生产,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虾稻田80万亩、小麦36.1万亩、油菜22.87万亩、潜半夏8000亩,已全面开展田间管理。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依托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网、各行业协会等物流平台,及时组织种养户与消费主体对接,全面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针对小龙虾库存困难,通过代加工、线上线下配送等经营方式,将小龙虾产品直销到全国各地,目前已开通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130条物流专线,日交易量超过500吨。四是精准脱贫严防返贫。出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采取社会救助托底、扶贫小额信贷、开发扶贫公益岗位、优先组织返岗务工、扶贫项目优先开工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26户、贷款610.6万元,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成效的影响。目前,全市没有一户一人因疫情影响出现致贫返贫现象,剩余507户1262人贫困对象精准脱贫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

    3.坚持企业第一,全力保障复产达产。一是加强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复工复产,抽调210支工作队下沉企业开展“一对一”贴身服务,建立市领导走访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建+部门服务企业”活动,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二是加强用工保障。举办“网上春风行动”招聘会,参加企业124家,提供岗位1.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149人;召开潜江市“停不得”企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927个。引导企业有序返岗,协调保障在外的企业高管、技术骨干1000余人及时到岗。建立务工人员返岗复工“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协作机制,组织“点对点”方式输出返岗复工4177人,其中在全省率先组织第一批72名务工人员省外返岗复工。三是加强资金保障。采取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扩大信贷投放、加大企业融资担保、强化金融机构激励等多种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举行银企政联手共渡难关融资对接会,为市场主体总授信金额达194.16亿元。对受疫情影响,授信到期还款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减免逾期利息、开展贷款展期、延迟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办理还本、利息延期18.5亿元。四是加强物流保障。协调解决省内外交通运输问题,审批企业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5000余车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能、交通运输困难等问题60余项。围绕解决企业生产原料和市场销售问题,加强跨地域沟通对接,帮助金澳科技等企业解决原料运输,福好医疗、江赫医疗等企业原料供应,盐化工总厂等企业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经营难题,确保企业稳定生产。

    4.坚持项目为要,全力夯实发展底盘。为提升士气,打赢疫后重振发展战,全面加强项目谋划、招商、争取、推进力度,不断打牢经济发展底盘。一是谋划储备一批。谋划全市“十四五”重点项目359个,总投资2795亿元。其中,申报争取纳入国家规划项目3个,总投资445.7亿元;争取纳入省规划项目30个,总投资1247亿元。二是招商落地一批。克服疫情影响,采取“面对面”与“屏对屏”相结合招商方式,推动项目洽谈落户。全市储备在谈项目114个、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7个,武汉合煜能源、上海久乐汽车电子等项目成功落户。三是对上争取一批。抢抓中央对湖北的一揽子支持政策,组织申报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等三类项目。其中,申报2020年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70.5亿元,拟争取资金6.77亿元,目前共争取项目17个,获批资金额度2.02亿元。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个,总投资31.03亿元,申报资金需求8.98亿元,目前省级层面已将10个项目全部纳入支持范畴,到位资金1亿元。组织申报抗疫特别国债项目66个,总投资214.16亿元,拟争取资金57.84亿元,目前,省级层面已切块下达我市5.04亿元,额度直管市第一。四是集中开工一批。坚持高位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复工,上半年新开工项目49个,总投资213.03亿元。组织集中开工活动2次,共开工项目24个,总投资78.59亿元。其中3月28日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56.5亿元;5月12日集中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22.09亿元。

    5.坚持政策托底,全力支持疫后重振。研究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政策措施》《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减免缓退”综合政策手段,降本减负和财政支出将达到4.7亿元左右,落实缓缴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核准免征社会保险费的企业1056家、1.82亿元。一是加大财税支持。积极争取102家企业进入全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设立2亿元企业转产转型引导资金、2000万元技改升级补贴资金、2000万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电子商务专项资金、1000万元外贸补贴、新增1000万元补充担保机构等。二是加大金融支持。组织92家企业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进入全国或全省名单企业91家,其中5家全国性企业。上半年,18家企业获得金融机构专项再贷款4.5亿元左右,加权平均利率2.9%左右。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企业用水、用电、用天然气价格下调10%的政策,及时落实发放临时性电费补贴1818万元。在用水方面,162家中小微企业享受了10%的优惠降价;用气方面,83家企业享受了10%的降价优惠。

    6.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紧扣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反映的突出问题,研究出台《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方案》,聚焦政务、市场、法治等关键领域,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及“十必须十不准”要求,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实现2个工作日办结,力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印发《潜江市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实施方案》,组建项目代办团队,以“分工协助,分组包片”的模式为项目开展“保姆式”全程代办服务,为实时跟踪解决项目审批堵点提供专业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

    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正在逐步恢复,但是对比年初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加之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尚未完全爆发,下半年,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一是工业回升不容乐观。上半年,3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国际原油处于下跌通道,石油“量价齐跌”,油田采油量下降27万吨,金澳原油加工下降96万吨。金澳科技预计8月份停产检修,将对全市工业造成不利影响。二是项目投资接续乏力。上半年,新增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项目个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0个。全市6个主要园区除总口管理区外投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增速。新开工和续建重大项目虽然基本全部开复工,但是仍有部分项目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施工节奏。三是消费回补不及预期。疫情管控解除后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出现。零售、住宿、餐饮同比分别下降27.4%、48.9%、45.3%,环比一季度仅回升10、13.4、14.5个百分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二次疫情担忧下,预计下半年难以恢复正常水平。四是财政收支压力增大。预计全年公共预算收支硬性缺口在16亿元左右,其中减收8.1亿元,疫情防控硬性增支9.5亿元,加之持续一个月的防汛救灾,预测后续收支压力会逐渐加大。五是短板问题比较突出。“双情”(疫情、汛情)暴露出我市在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应急物资储备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需要进一步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中央、省、市各级政策落地见效,切实让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获得实惠,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全力以赴谋好“十四五规划加快“十四五”规划编制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完成《规划纲要(草案)》。一是完善基本思路。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我市《基本思路》,征求我市“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思路意见建议,根据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市委、市政府政府工作要求,修改完善《基本思路》,形成《基本思路》成果。二是编制专项规划。统筹推进59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在专项规划编制中,做好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的有效衔接,做到与规划纲要同步编制、协同推进,完善“十四五”规划体系。三是起草《规划纲要(草案)》。在市委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后,组织起草《规划纲要(草案)》,科学确立“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战略和重点措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大审议。

    (二)全力以赴抓牢项目投资。一是紧盯项目谋划。将“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纳入市政府月度重点工作,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分线督导重大项目谋划,充分调动全市力量,围绕七大领域和“两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谋划储备一批可准入、可落实、可申报、可持续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对上抓好衔接争取,密切跟踪前期已上报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和政策挤进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二是紧盯对上争取。抢抓政策“窗口期”,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重点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新增专项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开展补短板稳投资融资对接和“抗疫情、稳增长”专项融资等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为防疫重点保障企业、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省市重大项目提供项目评估和专项融资。三是紧盯项目建设。对照上半年两次集中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列出目标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时限、责任人,加强督办力度和频次,限时办结、严格结账,加快重大项目问题解决。继续做好两月一次的项目集中开工和一季度一次的项目拉练活动,重点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省督重大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进度向前赶、向前推,大力推进潜江市中心医院、中国虾谷等项目尽快实质性开工建设,积极督促卓尔文旅集团、晶瑞、忠华集团等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围绕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加快实施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产业配套等四大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全力以赴抓好复工复产复市。一是加快落实惠企政策。抓好支持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等政策落地实施,加强政策解读和跟踪问效。落实部门服务企业、企业家座谈会等机制,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建立惠企台账,落实“一站受理”,针对企业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及时协调落实税费减免、金融支持、贷款贴息、用工补贴等支持政策,及时解决企业用工、用地、交通、原材料、设备、资金等实际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加快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危中寻机,结合转型专项资金和技改专项资金落实大力支持企业转产转型和技术改造,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企业积极向医疗救护、应急设施、智能制造等行业转型。鼓励企业扩能增产,强化重点工业项目调度,力争2020年推动90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0亿元。三是加快消费市场延续复苏。鼓励发展各类便民经济,支持地摊经济发展,激发市民消费热情。引导商家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用好APP、云平台等网络渠道,大力拓展线上消费、外卖配送业务等,回补和释放消费潜力。积极推动小龙虾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借助线上平台销售、新媒体宣传推介等模式,努力扩大小龙虾及产品销售。推动出台发放电子消费券等鼓励消费支持政策,鼓励居民进店消费、积极消费。

    (四)全力以赴推动改革创新。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真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新审批模式,进一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全面推进“代办服务”、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和告知承诺制审批,做到“办证即营业”、“承诺即开工”,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尽早见效。二是全力抓营商环境。加快出台《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方案》,聚焦政务、市场、法治等关键领域,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及“十必须十不准”要求,不断提升群众、市场主体的体验感、获得感。完善实施企业开办“210”标准、获得用水“321”服务、获得用气“310”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效、不动产登记提质等可量化的重点工作方案,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根,着力提升全市营商环境质量水平。三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秩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全域、全线、全员招商工作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多元化发展。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企地融合发展。

    (五)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严控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规范企业债券发行,依法依规化解不良贷款。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监管力度,开展好投资借贷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非法集资防范等专项行动,维护政治社会大局稳定。结合“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机制,完善应急管理责任体系,科学有序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二是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贫困户就业等,促进贫困户增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家庭收入、家庭支出三个方面,对507户未脱贫人口、159户脱贫监测户和325户边缘户等三类重点对象每月开展常态化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剩余未脱贫人口在8月底前达到脱贫标准。三是全域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继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期整改销号。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扬尘管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抓好东荆河、四湖总干渠、通顺河潜江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完成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绩效评价考核与问责制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任务。

    (六)全力以赴保障改善民生。一是优先抓好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援助就业困难群体的长效机制。重点做好困难家庭及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工作。把符合条件的“4050”困难人员全部纳入社保补贴体系。鼓励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5-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二是推进健康潜江建设。加强市疾控中心建设,深化疾控体系改革,谋划市中心医院、油田总医院、市中医院改建项目,提高三大医院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对可能出现的散发、零星病例迅速果断精准处置。未雨绸缪,做好秋冬季可能出现疫情的各项应对准备。三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市职教中心项目、城区两所新建学校项目建设,确保高新区小学和曹禺小学在明年秋季正常开学。稳步推进“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确保2020年12月底完成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市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市文化中心、数字文化馆建设,新建8个图书馆分馆和18个文化馆分馆。加快曹禺文化旅游城、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龙湾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启动李汉俊革命纪念馆项目建设。完成湖北省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