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成绩总结
(一)以更高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高站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体经信干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于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持续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党组集中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15次,全年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局党组书记为机关干部上党课2次,为全市两新党组织负责人上党课1次,采取常态化教育、专题党课、集中宣讲等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将纪律挺在前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组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5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3次,上廉政党课1次,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将党建工作与职能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
(二)以更高质量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为硬道理,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23年,我市全国县域经济排名进位至77名,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672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8.2%,全省排名第6位,较一季度、上半年及三季度分别提高1.8、0.4、0.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23.85亿元,同比增长26.6%,全省排名第3位;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4.08亿元,同比增长25.8%,全省排名第3位,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3.67%,全省排名第4位。推进工业和技改项目249个,总投资666.5亿元,中能高端新材料、新亿宏、阿科力、远达、禾轩、诺亚等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二是平台建设突破发展。加强园区创建,今年4月潜江经济开发区、江汉盐化工两个园区通过全省合格化工园区认定,8月,潜江经济开发区石油化工产业复核通过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我市“全国优质户外服装供应链共建基地”称号,成功举办2023潜江市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大会,推动沙驰、罗蒙等多家知名品牌与我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被赛迪研究院评为中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第19名。三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积极开展“科技副总”进企业活动,今年有4家企业获批,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机构覆盖率从8.37%提升至28.43%,增速全省排名第一。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家;已获批省级高质量发展项目15个,拟奖补资金4395万元;推动中能高端新材料、诺亚、百美等81家企业项目纳入工信部2023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四是企业培育优质高效。紧紧围绕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目标,坚定不移抓企业培育,不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底盘。2023年完成新进规工业企业53家,获得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称号,并受到省政府激励表扬。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步伐,长飞光纤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2家企业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创历史新高),30家企业获得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五是“两化融合”纵深掘进。深入实施“两化融合”工程,争取省经信厅调研指导全市21家企业5G全连接工厂建设工作,重点培育新柳伍食品、富晟旺纺织等2家企业建设车间级、工厂级的5G全连接工厂项目。全市5家工业企业获评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市5G网络建设加速推进,本年度我市规划建设5G基站452座,截至12月,完成建设5G基站718座,年度完成率达158.85%,行政村5G通达率达98.9%,全市5G基站总数达1428座。累计优化各类基站30座,宽带5处,新增基站7座,龙虾城免费公共WiFi项目顺利建成,协调运营商按照“水乡园林精致之城”的要求开展飞线、井盖等通信设施治理达243处。圆满完成万达音乐节、高考、中秋国庆万人宴、2023潜江马拉松等重大活动、考试期间网络和通讯保障工作。
(三)以更高标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推进依法依规治党,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党组成员带领干部职工学习《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组织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借助“禁毒日”、“网络安全宣传周”、“民法典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在公共场所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培训活动等方式,增强系统干部和企业法治意识,提高学法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党组专题学习盛书记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引导全体经信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联合市应急局开展冶金企业安全检查、工业企业电力安全检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培训。制定我局执法队伍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每个执法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学法,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组织观看2023荆楚普法云课堂等主题授课,参加提高执法能力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分析形势和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结构待优化。我市石油化工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60%,其他产业尚未形成与石化行业竞相贡献的产业规模。新兴产业发展后劲有力,贡献度还未显现,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虽已初步形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传统产业有基础优势,但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二是承压下行困难仍较重。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疫情以及企业自身因素等诸多方面影响,多数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信心不足。部分企业因自身基础薄弱,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比重偏低,对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投资意愿不强。金澳科技计划在2024年3-5月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生产检修,预计全年减少产值45亿元,较大影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全局。
三是服务企业质效需提升。虽然坚持落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全力服务规上工业企业,但仍然存在工作死角,表现为对企业调研还不够深入,调研的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在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方面办法还不够多。
三、下一步考虑和打算
(一)全力以赴抓工业经济运行。完善制定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动态监测规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技改扩规、困难问题等方面分类监测,对2024年预计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89个重大增长点摸准摸实(新增产值71.5亿元),跟踪服务,发挥增效,确保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18亿,同比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全力以赴抓企业科技创新。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做好2024年项目申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持续推进我市“科技副总”服务企业工作。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质效,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围绕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加快5G基站建设,力争到2024年年底我市5G基站总数达到1800座以上,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100%以上。
(三)全力以赴抓市场主体培育。完整准确及时掌握企业收入、税收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对有进规潜力的企业加大跟踪培养服务力度,不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规模。认真梳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充实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制订培育计划和帮扶措施,让更多企业跻身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行列。进一步优化部门服务企业机制方式,真正找准企业痛点、难点,实打实解决好企业的困难问题,当好金牌“店小二”。加强舆论宣传,唱响经济光明论潜江篇章,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
(四)全力以赴抓产业高质发展。大力推进2个省级合格化工园区连片融合发展,打造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创新的循环发展共同体。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园区承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保设施优化完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推动虾-稻、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立足现有纺织服装区域制造基础和“潜江裁缝”的影响力,为潜江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