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政治建设持续强化,争先进位氛围浓厚。坚持学习为先,突出凝聚共识,深入开展政治意识教育。全年党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重要讲话精神23次,召开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13次,党员干部围绕学习内容交流心得体会25余次,举办“科长讲坛”活动10期。把学习和遵守党章党纪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分别为机关干部上党课1次,全年邀请讲师为机关干部讲党课3次,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10余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3次,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
(二)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产业发展聚势提升。一是工业生产承压运行。面对市场需求不足和金澳科技设备更新检修的叠加影响,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呈现“一季度高开、二季度触底、三季度回升、四季度企稳”的态势。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剔除金澳科技影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1%。二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出台《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壮产业”工作方案潜江实施方案(2024年)》《突破性发展“1+2+2”优势产业2024年工作计划》,1-11月,五大优势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34.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85.6%,较同期增长9.3个百分点。石油化工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市域内8家纺织服装企业参加上海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潜江裁缝”高质量发展大会,“潜江裁缝”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三是工业投资持续发力。全年滚动调度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205个,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投139.73亿元,同比增长24.3%,连续9个月全省排名第3位,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1.92亿元
(三)企业培育赶超跨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成长工程扎实推进。1-11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8家(省经信厅统计口径),当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率为10.8%,全省排名第7;净增22家,净增数全省排名第10。成功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2023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68家,占规上工业总数19.3%。二是资金撬动作用显现。我市26个企业项目被纳入工信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支持项目清单,贷款总需求25.72亿;累计为鼎龙、诺亚、和远等8个企业争取省高质量专项资金1985万元;为25个技术改造项目安排市级技改专项支持资金2200余万元;累计推荐65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为企业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5417.56万元。三是部门联动助企纾困解难。建立民营企业定期沟通及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机制,开展三轮遍访企业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企业反映困难诉求累计187项,办结率100%。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建立“两上两下”银企对接工作机制,完成授信或放款金额3.82亿元。
(四)信息赋能势头良好,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融合应用示范引领。成功创建省先进级智能工厂5家,省级5G全连接工厂1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3A认证2家,实现省级“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企业达39家。通信基建统筹发展。建成5G基站1799座,行政村5G通达率100%。成立了潜江市通信行业共建共享管理办公室及潜江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潜江市通信行业共建共享管理办公室工作机制及运行方式,坚持规划引领,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双千兆工作完成省里下达的目标任务。绿色制造有序推进。将31家企业纳入绿色工厂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成功获批2024年省级绿色工厂1家,入选2024年“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期)单位”1家。指导我市20家关改搬转企业全部验收销号。
二、下步计划
(一)抓学习教育转作风强担当。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突出政治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将纪律挺在前面。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突出党纪学习教育,从思想上织密廉洁之网,切实筑牢思想防线。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实施办法,丰富党建活动形式,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二)抓统筹调度保经济平稳增长。深入研判明年工业稳增长形势变化,细致摸排各地工业重大增长点情况,科学精准制定明年目标任务。坚持“周调度、月分析、季研判”工作机制,加强对重大增长点的跟踪、协调和服务,促其按时序进度早日达产达效。紧盯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攻难关”、四季度“保目标”,确保完成全年工业增长目标任务。
(三)抓技术改造促新旧动能转换。准确把握中央、省政策导向,全力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积极引导企业精准对接中央和省级高质量专项政策,加大对上协调力度,持续做好上报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支持范围。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聚焦我市企业技改难点、堵点和痛点,更新制定新一轮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措施。
(四)抓优势产业助集群优化提升。聚焦绿色化工和光电子信息、虾—稻,新能源、纺织服装等4个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十链主十链创”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工作专班跨部门会商机制,推动各产业链工作专班聚 焦目标定位、年度任务,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报告工作。
(五)抓智改数转优存量提升效能。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25年全市建成5G基站1800座以上,5G-A基站4座以上。狠抓“两化融合”。力争2025年创建省级5G全连接工厂1家及以上、DCMM贯标企业1家以上。健全完善潜江市通信行业共建共享管理办公室及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工作机制及运行方式。
(六)抓梯次培育扩总量增强活力。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聚焦规上工业企业梯度培育目标,进一步挖存量、促增量、补缺口,分批分类做好进规督导和申报辅导,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量。2025年力争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80家。
(七)抓服务企业解难题优环境。针对当前工业企业老四难(招工难、融资难、用电难、用地难)、新四难(市场难拓、订单难寻、成本难降、账款难收)问题,每季度组织开展遍访工业企业活动,并按照服务企业闭环工作机制,对收集的问题登记建档、跟踪协调、限时办理,统筹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2024年12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