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3796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交通运输局 发文日期: 2007年11月04日 14:30:09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07年11月04日 14:30:09 名  称: 潜江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07-11-04 14:30 来源:潜江市交通局


一、潜江市社会经济及综合交通现状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6米至31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素来以“水乡园林”著称。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28万。辖5个办事处、10个镇、6个农场和1个原种场。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16个县团级国有农场。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始建县。1988年5月撤县建市,1993年11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市,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多次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市。

潜江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商品鱼、速生丰产林、牲猪“四化”、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汇的“七大农业基地”和油气综合开采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盐化工业、石化科研、对外服务的“五大工业基地”。地下蕴藏石油 2 亿吨,天然气 9700 多亿立方米,岩盐近 8000 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的 30 倍,卤水 136 亿立方米,富含溴、钾、碘、硼、硅、锶、镍、锰、锂、铯、铷等 18 种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稀有微量元素,其矿化度均超过国家开采标准。潜江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东接武汉通黄石,西邻荆州达三峡,北依汉水,南接长江,内河航运四季畅通。 318 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江)监(利)和荆(门)新(厂)两条省道纵贯南北,在流经北境的汉江边建有年吞吐能力达 300 万吨的泽口、红庙两个港口。潜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区主要干道发展到 358 公里,城区主要街道 60 条,联结市区,纵跨南北。面积达 200 公顷的国家级平原人造森林公园坐落在市郊,拥有珍稀树种达275 种,被誉为江汉平原第一座亚热带植物园。市区内园林、广华、泽口三个组团呈星座式格局,其间有连接组团的绿色长廊、体现特色的森林公园、装点城市的道路绿化和确保生态的河堤林带。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04年底,潜江市完成生产总值106.43亿(现行价),比上年增加了11.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6.35亿元、55.02亿元、35.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18.4%、4.3%。完成各级次财政收入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同期可比增长13.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57亿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23.1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上年较好的基础上又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了114.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比上年增加305元,增长10.6%。全市固定资产投产完成3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5%;外贸出口4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6%。

2005年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25%以上;招商引资增长50%以上,利用外资增长6%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500个。

(三)综合交通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交通运输基本依靠水运,后因种种原因,逐步转为陆运,公路成为我市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随着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大批货物弃水就陆,形成了现在陆运为主,水运为辅的运输格局。

1、公路现状

“十五”规划实施以来,潜江市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其间构建的“四横三纵”干线公路网的整体效益日益凸显,全市已基本形成国省干线路网和农村支线路网 “网网相通”的公路格局。境内不仅有318国道、沪蓉高速公路、运拖公路和广泽公路横贯东西,而且有省道荆新线、潜监线和县道幸福公路纵穿全境,更有交错密布的农村公路通乡达村。截至2004年12月,全市共有公路通车里程1707.94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全市有国道92.42公里,省道108.51公里,县道356.13公里,乡道及专用路1150.88公里;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43.3公里,二级公路320.616公里,三、四级公路1344.03公里;路面铺装率100%,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和中级路面分别占总里程的53%和47%。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2.15公里,二级公路所占公路总里程比例21.3%,公路密度为85.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区、镇、场都通了二级公路,所有管理区都通了油路(水泥路),村村通了公路,并且有5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水泥路),初步形成了农村公路网络结构。

2、道路运输现状

“十五”期间,我市道路运输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运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向深层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观,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运输组织结构和运力结构日趋合理,行业监管日趋规范,法制建设日臻完善,道路运输企业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运输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初步建立了道路运输发展宏观调控体系、运输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维修施救网络体系、运输行业监管体系,特别是农村道路客运市场网络化发展、出租车客运市场的规范经营以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标志着我市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道路运输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到2004年底,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达到1214万人、499万吨、90658万人公里、53456万吨公里,比“九五”期末分别增长14.9%、8.9%、10.1%、6.3%。

(2)运输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到2004年底,全市拥有道路运输经营业户1941家,等级汽车客运站19个(其中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客运站1个,四级乡镇客运站15个),乡村客运简易候车棚40个,维修企业352家(其中一类维修企业8家,二类维修企业42家,三类维修业户302家),A级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个,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2所,各类运输服务业经营业户5家。我市道路运输企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二级客、货运资质企业为龙头,以管理先进的民营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支撑的道路运输体系。

(3)运力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到2004年底,全市拥有营运车辆4404辆,其中道路客运班车654辆13772座,出租车350 辆1750座,营运货车3400辆15798吨(危险品运输车辆325辆2636吨)。客运班车中,中高级客车达到135辆,占营运客车总数的20%,特别是高级客车从“九五”期末的10辆发展到77辆,占营运客车的 11%,出租车也比“九五”期末增长了100辆,增幅达到40%;货运车辆中,专业特种车辆发展到325 辆,比“九五”期末增长了127辆,占货车总数的9.5%。

(4)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十五”期间,我市已初步建立了跨省(市)长途客运、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客运、机动车维修和运输服务五大道路运输市场体系。

(5)站场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十五”期间,完成驰宇集团长途客运站二级站改为一级站配套工程,目前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处于内部装饰阶段;新建乡镇四级站1个,新建乡村客运简易候车棚40个,江汉大市场货运站信息配套项目已由省局立项,争取“十五”期末内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3、水路运输

(1)港口及运输现状

潜江河渠纵横,航道交错,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绕潜江北部边缘而过,东荆河贯穿全境,内荆河连接各大小支流、湖泊,构成潜江特有的水网之乡,便利的水运条件为港口及建设的不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有力的促进了港口运输的发展。至2004年,全市现有100万吨级的港区 2 个,10万吨级的港区1个:分别为泽口、红旗和张金港区,拥有35个泊位,起卸机械38个(件),年吞吐能力258万吨;拥有机动船舶35艘,驳船15艘;总载重吨14003吨,功率4074千瓦,其中可航行A.B.C航区船30艘,航行区域可达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等省,近几年来,随着港口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加大,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潜江港已发展成为江汉平原腹地重要的枢纽港口和货源基地,充分体现出了“因水建港,城因港兴,港因城旺”的特点。

(2)航道现状

全市主要通航河流有汉江、内荆河、东干渠、田关渠、东荆河、高桥河、西荆河共7条,通航里程246公里,航道技术等级分别为:汉江四级,内荆河五级,田关河、东干渠、东荆河为六级,高桥河、西荆河为等外级。

二、“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一五”交通运输量预测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以来,我市交通面貌焕然一新,交通事业整体推进,潜江市2003年被交通部确立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通乡示范工程”,潜江市交通局也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十佳模范公务员集体”和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获“全省路网建设优秀组织奖”。我们在“十五”期间将交通建设的重点放在国省干线路网的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和构筑交通运输网络上。为确保完成省厅下达我市五年的投入产出目标任务,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并将省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大后分解到每个年度,按目前进度预计,我市将全面和超额完成“十五”交通发展规划。

1、建养目标。在公路方面,“十五”期间全市养护建设投入资金49668.64万元,其中交通规费投入9493.2万元,国债投入4110万元,银行贷款14341.36万元,其他投资23763.08万元。完成二级公路建设187.23公里,占“十五”签订目标数的260%,二级公路到达数为320.61公里,占“十五”目标的107%,三级公路到达数为109.91公里,占“十五”目标的154%,四级公路到达数为1231.31公里,占 “十五”目标的231%,。新铺油路21.4公里,占 “十五”目标的61%,完成公路大中桥22座1526.88延米,占“十五”目标的145%,油路大修66.59公里,占“十五”目标的423%,油路中修44公里,占“十五”目标的293%,公路GBM工程50公里占“十五”目标的100%,完成年均干支线好路率78%,干线好路率86%,占 “十五”目标的100%。在站场方面,完成了园林城区客运站二改一工程,新建了高场、竹根滩等3个客运站,配套公路货运站5个。在港航方面,完成了汉江泽口港二作业区码头的改建。以上所有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一般工程质量优良率为86%,均高于省厅责任制标准。

2、规费征收目标。5年来,全市累计完成交通规费26826.2万元,其中2001年为5160.6万元,2002年为5456.9万元,2003年为5014.7万元,2004年为4906万元,2005年为6288万元(省厅计划数);完成公路车辆通行费10648万元,其中2001年为2250万元,2002年为2150万元,2003年为1956万元,2004年为2192万元,2005年为2100万元(省厅计划数);此外代征车辆购置附加税4379万元,其中2001年10401万元,2002年1090万元,2003年1077万元,2004年1172万元。

(二)“十五”交通建设发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验

争取地方政府重视与支持,形成大办交通合力。5年来,我们致力于营造交通发展的宽松环境,形成了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的良好局面,我市历任市长兼任交通建设指挥部、交通现代化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将交通规费征收和交通建设列入重要日程,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办大交通的决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交通建设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我市实施二项较为特殊的原则,一是“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让办交通工作积极主动的地方或干部多得支持,多受帮助,让他们处于相对宽松或优越的发展环境;二是“涉及谁、谁负责”的原则,杜绝推诿、推脱,强化责任,并将交通各项工作在年初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由市政府领导和各地、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该奖重奖,该罚重罚,严格兑现,此举一个非常明显的效果是以往向交通建设频频“伸手”的单位和部门转变为处处向交通建设“援手”。潜江交通建设成为政府牵头、部门(乡镇)参与、交通组织的局面。市人大也非常关心公路建设,2005年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作为本年度全市唯一议案,,要求今年内建设、养护农村公路各100公里,并对政府实行跟踪督办。

抢抓交通建设机遇,加快交通建设进程。5年来,我市抢抓平原湖区路网试点,全国中西部通乡公路示范工程两大机遇,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地迎接了全国公路局长年会、全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全省公路路政养护现场会等各类会议在潜江召开或观摩现场。以此为契机,我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建、管、养结合,走硬化、绿化、美化之路,强调公路建设与当地生态的和谐和统一。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使交通建设资金短缺得以缓解。我市交通更新理念,增强发展意识,树立了敢于合理负债发展的观念,加大融资力度,采取交通部门贷款、市政府贴息和有要求、有愿望的受益单位合理负担等多种途径,广筹资金,确保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在调动企业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幸福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是一个典型,在省厅拨付项目建设资金800万元之外所需资金缺口,市政府明文规定由湖北华盛铝电公司(幸福公路改建主要受益企业)承担,先期资金从“幸福专户”中列支。在调动地方政府和部门筹资方面,总干渠关山大桥的建设采取的是先由西大垸管理区筹资300万元用于建设,另外,水利部门将争取的项目资金全部用于该桥建设。在拓宽筹融资渠道,多方利用社会资金方面,我市首推“路林联姻”模式(即卖断农村公路两旁路树的承包权,以一个轮伐期为限,每公里1至1.5万元)共筹集资金160多万元,以林养路,以路拓林,循环发展。此外,引导民间资本和慈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引进了潜江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资200多万元。5年期间,地方政府为交通投入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占总投入的17%,缓解了交通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快了交通建设进展。

探索长效机制,走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5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交通建养管长效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的意见》,为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市政府要求各地对辖区内公路建设做好配套资金自筹、路基土方自备、房屋自拆、三杆自迁移、桥涵自配套等前期工作,在各地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对建成的农村公路再按1万元/公里的标准予以补贴,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养护困难的局面,我市及时出台了《潜江市镇级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将全市财政转移支付各地用于民办交通费的40%落实到位,建立农村油路和水泥路养护基金,在市财政设立专户,专门用于农村油路和水泥路养护,各地将农村公路养护委托给交通部门进行实施,首创农村公路委托养护管理新模式,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设筹资压力大,发展后劲不足。“十五”以来,潜江交通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地方自筹资金难以到位,筹资难度大、贷款已到不能偿还利息的临界点,导致发展目标受资金制约的矛盾日益显现。

二是养护资金不足,公路保养和航道疏浚存在资金缺口。在公路养护方面,由于省公路局每年拨付潜江市列养公路的养护经费一直是按比例返还额度拨付,每年给予的养护经费增幅不大,而新增列养公路里程逐年增加,从而导致养护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航道养护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碍航的闸、桥、坝等不能在短期内改建,航道疏浚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治理。

三是公路技术等级、航道通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中,低等级公路及简易铺装公路里程所占比例较高,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整体服务水平不均衡。全市水路运输停留在汉江河道,内荆河航道逐渐萎缩。

四是人才不足。由于地方用人机制受政策的影响和本地经济发展的限制,很难留住有一定水平和经验的人才,人才短缺成了制约交通快速发展的又一障碍。

(三)“十一五”交通运输量预测

1、潜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根据潜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初步确立“十一五”期间潜江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要达到12%以上。2005年,潜江市确定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2.5%,达到11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增长23.8%;农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5亿元,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6亿元,增长15%;外贸出口完成5000万美元,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亿元,增长9%。以此为基数,预测到“十一五”期末,潜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可达210亿元左右。

“十一五”期,潜江市委、市政府将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完成好五大任务。一是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把潜江市打造成经济强市;二是充分利用潜江市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体育事业,把潜江打造成文化名市;三是加强城市建设,深入实践经营城市的理念,以水乡园林为特色将潜江市建成中等规模的园林城市;四是充分发挥潜江作为“武汉城市圈”八大次中心城市之一的区位优势,加强同圈内城市尤其是武汉市在市场、产业方面的联动与整合,努力把潜江建成“武汉经济圈”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五是构筑完善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十一五”期末实现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全覆盖。

2、“十一五”交通运输量预测

年份

公路客运

公路货运

水路货运

客运量
(万人)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货运量
(万吨)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货运量
(万吨)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2004

1214

90658

499

53456

51.4

13091

2010

1622

111810

652

65282

280

49848


通过测算,我们拟定了“十一五”期末交通运输量发展规划,具体情况如附表所示:

此外,我们还根据历年交通量调查与统计资料,作出了“十一五”期内公路日生成交通量和水运货物流量流向的预测,作为“十一五”运输车辆和船舶发展规划的依据。详细情况可参见下表。

潜江市日生成交通量预测表

单位:车次

年份

2005年

2010年

汽车交通量

9608

11411

混合交通量

11060

13783


潜江市水运货种流量预测表

单位:万吨

  

三、“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总目标,依据全省交通三阶段发展规划和潜江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建设,突出发展的主题,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加快推进潜江市交通现代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水陆并举,重点项目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并举,建、养、管并举,交通建设与生态环保并举”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根据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10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向“总体适应”跨越,武汉市和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中部,必将率先在江汉平原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智能化、信息化,与整个武汉城市圈形成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提前10年实现交通现代化目标。

(四)“十一五”规划具体方案

1、公路建设

“十一五”期,我市公路建设和养护总投资将达到7.08亿元,其中建设投资4.82亿元,养护投资2.26亿元。完成的主要任务有: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总里程达到1908公里;完成一级公路改造5公里,二级公路新改建66.7公里,通乡、通村油路(水泥路)改造900公里,完成公路大中桥梁建设5座1803延米,全市所有行政村、分场通油路(水泥路);公路养护目标:干支线平均好路率达78%,干线平均好路率达90%,油路大修41公里,油路中修95公里,水泥路大修37公里,水泥路中修39公里,完成GBM工程20公里,新增公路绿化里程200公里。公路主要建设项目如下:

(1)周东线318国道至广泽大道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

该项目南起318国道,北至广泽大道五七转盘,全长5公里,是潜江市县道周东线的一段,也是潜江市规划的一条一级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潜江市路网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18国道绕城复线

318国道潜江段由东至西横贯潜江全境,并穿越潜江城区。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加之城区交通状况复杂,城区段已成为事故多发地段,不仅制约了318国道的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而且影响了潜江地方经济发展,损坏了潜江对外开放的形象,拟建设318国道潜江城区绕城复线,全长17.5公里,工程内容包括线路新建和1座东荆河大桥。

(3)潜监线路面改造工程

省道潜监线是潜江市南北走向的主要交通枢纽。“十五”期我们已对该线的部分路段进行了改建,但仍有17.26公里没有完成,拟在“十一五”期全部改建完成。

(4)广泽公路延长线

广泽公路延长线起于泽口彭鲁村,止于仙桃市郑场镇境内与随岳高速公路北段相接,潜江境内长13公里。该通道的建成,将彻底解决潜江对外交通主通道不畅的问题,为潜江市更好的融入武汉城市圈打通出口路、连通周边道路,创造更好交通条件。

(5)熊拖公路延长线

熊拖公路延长线起于潜江总口,止于仙桃市陈场镇与随岳高速公路南段相接,潜江境内长12公里。该通道将与广泽公路延长线一道,成为潜江连接随岳高速公路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6)广泽公路五七至泽口段路面改建工程

该项目南起于广泽大道五七转盘止于泽口,全长9公里,是潜江市规划改建的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我市路网结构和增加干线路网的整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通乡、通村油路(水泥路)改造工程

“十一五”期,全市通乡、通村油路(水泥路)改造总里程为900公里,其中通乡公路100公里,主要是对目前已破损严重的非列养镇级油路进行路面升级改造;通村公路800公里,可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分场)通油路(水泥路)。该项工程的完成,将使潜江境内的国省干线路网和农村路网完全实现“干支相连、网网相通”。

(8)318国道田关河红军大桥改建

田关河红军大桥位于后湖管理区,为拱形桥梁,其上构和下构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多种病害,是318国道上的一座危桥。因其拱度较大,行车视距短,且两端接线均为急弯,给过桥车辆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该桥从行车安全和技术标准的角度都不能满足318国道的要求,更无法适应交通量发展的需要,我们拟按公路Ⅱ级标准在该桥附近新建1座长355米、宽15米的大桥。

(9)潜杨线汉南河大桥

汉南河桥位于省道潜监线上的一座危桥,始建于1959年,由于该桥使用年限长,设计荷载等级低,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目前已出现多种病害,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鉴此,我们拟在该桥下游新建一座长105米、宽20.5米的大桥。

(10)田关线总干渠关山大桥

拟建总干渠关山大桥位于潜江市西大垸农场境内西部,该桥北接田关线,南连县道铁(匠沟)西(大垸)线,是我市农村公路田关线渡改桥项目。长期以来,两岸的生产生活联系一直是依靠渡口解决,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了两岸经济交流与发展。为彻底解决两岸交通不畅的问题,我们拟将该桥列入建设计划。拟建田关线总干渠关山大桥全长163.124米,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桥面宽度为净9+2×1.5米,接线长504米。

2、道路运输

(1)运输量目标。到2010年,道路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达到1622万人、652万吨、111810万人公里、65282万吨公里,年增长速度在4%至5%。

(2)道路客运组织、运力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道路班车客运经营业户达到80户,其中乡村客运经营业户达到73户,基本实现民营化;道路旅游客运经营业户达到2户,道路包车客运经营业户达到30户,道路出租客运经营业户控制在3户。班车客运车辆达到700辆,其中乡村客运车辆达到100辆,跨省、市客运班线车辆全部达到中、高级水平,全市中、高级客车达到258辆,占班车客运车辆总数的40%以上;包车客运车辆达到300辆,基本达到中级客车以上水平;出租客运车辆达到400辆,全部达到中级客车以上水平。

(3)道路货运组织、运力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道路货运经营业户达到2000户,其中化学危险品经营业户达到16户,成建制民营化经营业户达到50%以上。营运货车达到4560辆,其中化学危险品专用车辆发展达到500辆,占货车总数的11%,特种专业车辆达到912辆,占货车总数的25%以上。

(4)道路客运网络建设目标。长途客运网络覆盖率达到20个省、直辖市;市内客运班线通过民营化改造向短途客运公交化方向发展;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积极扶持发展道路旅游客运;发展50辆城区出租车。

(5)现代物流发展目标。在江汉大市场货运站货运信息中心规范运作的基础上,以东西两大城区为中心,以各乡镇货运有形市场为结点,初步建立潜江市物流中心。

(6)站场建设目标。一是新建一级客运站1个(广华中心客运站);新扩建二级客运站2个(市中心客运站迁址和张金客运站扩建);二是改扩建三级客运站4个(熊口、浩口、高场、渔洋);三是新建乡村客运简易候车棚149个;四是新建潜江市一级货运站1个。

(7)维修检测行业发展目标。全市一类维修企业发展到12家,二类发展到50家,三类控制在400家以内,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控制在2家以内。

(8)驾培行业发展目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发展到3家。

(9)运输服务业发展目标。将货运代理、货运配载、装卸搬运、车辆租赁等运输服务业全面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10)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目标。做好在一级客运站配备X光安全检测仪和在二站客运站推广智能安全门检系统,督促道路客运车辆及危货运输车辆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和安装行车记录仪。

3、水路交通

(1)完成600米的护岸工程:岸线是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岸线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港口的正常装卸,近几年来随着汉江主弘右移,对我市泽口、红旗两港岸线冲刷严重,造成两港坡岸严重崩退,影响码头的正常作业,为此我们规划2006——2008年对红旗、泽口两港600米岸线进行护坡。

(2)完成红旗、泽口两港进港航道的疏浚工程。近几年来,由于汉江主弘摆动频繁,引起边滩下移,淤塞了进出港航道,使船舶不能正常的进出港口,为此我们规划2006年结合汉江整治,疏浚红旗、泽口两港3km的进港航道。

(3)完成港口站房建设。目前我市港口站房设施条件落后,已严重影响了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形象,我们拟于“十一五”期对部分影响到办公和服务的站房进行改造。

(4)改建红旗、泽口两港港区道路3km。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港口周转量的不断增加,港口进出公路将不能承受日均车流量的增加,为保障运输畅通,我们规划2007年间对红旗、泽口两港共3km进出港道路进行改造。

(5)新建码头5个(共6个泊位)。

一是张金港区新增一个散货码头:张金港区位于内荆河上,现有码头两个,泊位两个,吞吐能力15万吨。是潜江西南重镇张金镇及周边各乡镇的水路中转枢纽。随着江汉航线的开通和江汉平原航道网的开发,内荆河作为连接长汉两江的枢纽届时将有大量的进出口货物在张金港中转,特别是华盛集团的煤、水泥和矿石等,为此我们规划2009年在张金港新增一个散货码头。

二是泽口港区新增一个件货码头,一个化工码头:泽口港位于泽口经济开发区,现有码头12个,岸线总长2100米,年吞吐能力128万吨,主要承担潜江市区及东部和东北部地区非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煤炭、化工原料、农副产品及外贸物质等水陆中转,是汉江中下游一座重要的综合性港区。十五期间港区年吞吐量平均在50万吨左右。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我市工矿企业的各种大综货物运输都需经泽口码头中转,如金奥科技的成品油,远大集团的矿石,仙桥化工的盐和卤水,华润化肥的成品肥。预测到“十一五”末期泽口港吞吐量将达到150万吨,为此我们规划2008和2009年在泽口港分别新建一个20万吨的件货码头和一个化工综合码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量的需要。

三是红旗港新增一个件货码头:红旗港位于我市西北部,下距泽口码头6公里,现有码头12个,泊位12个,年吞吐能力115万吨,主要为江汉油田和西北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服务。就红旗码头而言,多数为化工码头、煤码头和矿建码头,而没有一个规范化的件货码头,大多数粮食、木材等货物都是见缝插针的在矿建等散货码头装卸,造成大量运输货物流失。为此,我们规划2007年在红旗港新增一个件货码头,进一步完善港口的合理布局。

四是兴隆港新增一个旅游风景码头:随着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兴隆枢纽工程在我市的兴隆港点投资建设,兴隆枢纽工程的竣工将为潜江增添一处新的水上旅游景点,市政府也将借此机会开发建设以枢纽工程为基础的旅游风景区。届时将有大量游客前往旅游,并乘船领略汉江两岸的自然风风光,为此我们规划在2010年在兴隆新建一旅游风景码头。

(6)改造内荆河航道上碍航桥梁

内荆河是江汉平原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江汉航线工程的竣工,其航道等级已达到5级航道标准,但是70年代初期跨河桥梁的建设未按航道设计标准施工,致使境内西湾湖桥、张金大桥和西大垸桥达不到通航等级标准,严重制约了水运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规划结合江汉平原航道网的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对这三座桥梁进行改建 ,使之达到五级航道通航标准。

(7)运力结构改造

水路运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作为水路运输的交通工具,船舶运输的发展必须与港口的发展相匹配以实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运作为综合交通的一部分,只占综合交通运输的15%左右,怎样充分发挥水运优势,提高水路运输的比例,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目前我市运输船舶组成大多都是八十年代建造的,船舶老化,船型老式,船舶配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水路运输的发展。船舶的发展应不断的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货源,货种、货流的变化来调整和完善船舶构造,逐步提高专用船舶的比重,积极地开发新型专用船型 ,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增强竞争能力,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水运船舶的发展拟定以更新为主,适当增加运力。船舶的更新主要以打造适应于长汉两江机驳船为主,同时结合地方经济结构发展适装危险品化物及普通货物的两用船舶,开发适航内河的小型机驳船。

要实现“十一五”交通规划目标,共需资金7.91亿元,其中公路建设需4.82亿元,公路养护需2.26亿元,港口建设需0.48亿元,站场建设需0.35亿元。其资金主要来源为省部投资1.20亿元,交通规费2.06亿元,贷款1.03亿元,地方自筹及其它投入3.62亿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