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区(分局)、局直各单位:
现将《潜江市教育系统第六轮(2025-2027年)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25年4月1日
潜江市教育系统第六轮(2025-2027年)
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发展差距,推动我市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共建,促进乡镇学校实现四个“提升”,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办学基本条件,对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促进学校资源配置向更充分、更均衡、高标准看齐。
二、结对方式
本轮结对共建,在市级层面采取“双结双带”方式,即一所优质学校跨学区结对帮扶一所镇直中小学,并向下延伸到教联体所辖村小(具体安排见附件)。在学区层面,继续推进“教联体”建设,由学区统筹,建立镇处中小学与属地村小的帮扶机制,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同时,鼓励市直单位和高中学校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
三、工作任务
(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城镇学校深入结对共建学校调研,对其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帮助找出工作薄弱环节。并通过送优质课下乡(每学期至少5节)、开展联合教研(每学期至少5次)、组织课程观摩(每学期至少3次)等方式,分享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有针对性地帮助提高。
(二)提升办学管理水平。城镇学校要聚焦学校办学行为、学生德育、学校安全、后勤保障服务等校园管理关键环节,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工作经验交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讲座培训、研讨交流等形式,帮助结对共建对象学校更好地规范办学行为、明确办学方向、形成办学特色。
(三)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城镇学校每年至少选派1名管理干部和若干骨干教师定期到结对共建对象学校支教帮扶,同时接受对方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到校跟岗学习。通过干部挂职、教师结对、跟岗学习等方式,切实帮助结对共建对象学校干部教师整体能力素质提升。
(四)提升改善办学条件。城镇学校有余力的情况下,可适当为帮扶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学校优化学习生活条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双方商定的项目建设方案,需报市教育局相关业务科室审定备案。帮扶资金资助对象和用途由结对双方自行商定。
四、工作要求
各结对学校要在学区(分局)统筹下,从双方学校实际出发,共同商讨制定本轮结对共建工作的具体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的开展各类共建活动,活动的过程性资料要注意留档管理。市教育局将对结对共建工作情况进行督导,确保第六轮结对共建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潜江市城乡学校第六轮结对共建安排表
附件
潜江市城乡学校第六轮结对共建安排表
牵头学校 | 拟双结双带学校(教联体) | |
市直 | 曹禺中学 | 龙湾中学 |
实验小学 | 高石碑镇小学教联体 | |
园林 | 园林一中 | 总口中学 |
园林二中 | 丁岭中学 | |
二中南校区 | 运粮湖中学 | |
园林一小 | 周农前进小学 | |
市二实小 | 运粮湖管理区小学 | |
园林三小 | 渔洋小学教联体 | |
园林五小 | 白鹭湖小学 | |
园林六小 | 积玉口小学教联体 | |
泰丰 | 曹禺小学 | 张金小学教联体 |
杨市 | 刘岭中学 | 竹根滩中学 |
杨市小学 | 竹根滩小学教联体 | |
周矶 | 周矶中学 | 周农中学 |
周矶逸夫小学 | 金虹希望小学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