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斌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医教协作破解青少年心理问题求助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们认真梳理和反思了我市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认为您的分析准确客观,提出的建议合理可行。现答复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做法
(一)注重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一是健全工作体制机制。2021年我市成立了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组建心理健康专业指导团队,谈心谈话、督导、考评等制度常态化执行。二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潜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学校严格落实间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高中学校及部分镇中、镇小自主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开展专题研讨,编写了质量较好、适用性较强的系列校本教材,保障了课程实施水平。三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针对我市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我市共有持证心理健康教师158名,组织持证教师开展送培到校200余场。组织国家、省级、市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参训教师约500人次。四是强化心理咨询室应用。我市印发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城区中小学按照建设标准,配置了相应设施设备,并建立完善了规章制度,学校采取心理健康教师值班值岗的方式,保证每周5小时的开放时间。学生通过预约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咨询结束后由值班教师完善学生心理咨询档案并存档。
(二)注重校外心理咨询援助服务品质。一是做好心理援助热线服务。根据省卫健委统一部署,我市于3月20日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安排市精神卫生中心业务骨干组建了20人的热线咨询志愿服务队伍,涵盖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及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为市民提供24小时接听服务,确保市民及时获得专业心理支持。热线自开通以来,累计接听咨询电话54个,有效缓解了来电者的心理困扰,降低了极端事件发生风险。二是做好心理门诊接诊服务。市中心医院、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三家开设了心理门诊,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要求,进一步改善门诊硬件设施和服务环境,着力营造温馨、舒适、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空间,为患者提供优质就医体验。三是提升专业团队诊疗服务能力。建立心理门诊医务人员定期进修培训机制,选派骨干赴上级医疗机构学习前沿诊疗技术,不断提升团队专业水平。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心理评估和干预技术,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诊疗服务。四是做好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市卫健委牵头制定了《潜江市2025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巡讲活动计划》,在全市遴选省市级专家以及本地优秀心理工作者组建巡讲团队,上半年,巡讲团队走进学校、企业、社区、机关单位共计21家,累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21场,服务对象1802人,有效提升了民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三)探索建立医校协作体制机制。一是建立沟通联络机制。6月26日,组织召开了深化校医协作工作研讨会,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相关科室在会上就前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就深化校医协作要点工作进行商讨,初步确定了对口指导区域。二是整合辖区精神卫生资源。市卫健委将全市精神卫生资源进行再次摸排,明确了3家医疗单位作为校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单位,划分了责任区域,同时公布了联络人及联系方式。三是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市教育局根据前期摸排情况,统计出学校校医协作事项联络人名单,指定一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或德育副校长专门负责校医协作沟通联络事宜,同时将信息同步到市卫健委。四是拓展教师培训内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外,加强与卫健系统的交流,将精神卫生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逐步探索跟诊学习计划,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到精神科门诊开展跟诊学习。五是积极吸纳借鉴成功经验。据调查了解,武汉市江岸区在医校协作方面工作模式成熟,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学习,拟择期组织卫健系统和教育系统相关业务骨干赴江岸区考察学习。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心理教师编制,增设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岗位,进一步充实我市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继教中心积极争取国培、省培等高端专业培训机会,为心理健康教师素养提升提供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送教下乡”“送培到校”活动。
(二)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应用。督促乡镇学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按照标准,结合实际,配齐配好各类设施设备,并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值班值岗。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预约、辅导过程和学生转介过程。加强心理辅导室的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专业场所作用,建立完善“一生一档”资料建设。
(三)提高校医协作效率。根据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参照省级心理健康服务协议,探索建立符合潜江市实际的校医合作模式,拟定合作协议,开通绿色通道,校医双方按照协议相互配合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就医服务。统一规范心理危机学生相关事宜的办理流程,制定学生陪读、转介、就诊、复学等相关制度。
2025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