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产业是潜江又一特色产业,作为水蛭产业主管部门,未来在培育和做强潜江水蛭产业链方面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答:首先,谢谢媒体朋友对潜江水蛭产业的关心。潜江水蛭在全国有很好的口碑,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作为主管部门,将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方面,重点支持潜江水蛭产业打造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交易、健康养身、高新技术、品牌建设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水蛭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实现潜江从全国水蛭养殖第一县市向全国水蛭产业第一强市的转变。规划到2026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大力开展水蛭苗种选育繁育,打造全国水蛭苗种繁育中心。力争建设工厂化繁育基地5万平米,配套良种选育基地2500亩,实现苗种繁育50亿尾,年产值25亿元,为全国提供20万亩水蛭养殖用苗需求。
二是积极探索、推广虾稻螺蛭生态养殖模式。与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开展虾-稻-螺-蛭立体模式研究,将虾-稻-螺-蛭作为虾稻+N模式研究的一大重要内容,探索虾稻蛭互利共生,一田三收,进一步扩大亩产效益。以虾稻共生模式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广“蛭同稻合”模式5万亩,水蛭养殖产量8000吨,年产值24亿元。
三是打造全国水蛭加工交易中心。把潜江水蛭纳入中药原产地加工名录,引入以岭药业、步长药业等全国一流水蛭用药企业,重点开发水蛭饮片、水蛭冻干粉、水蛭素等系列产品。实现全国50%水蛭初加工、80%水蛭精深加工在潜江生产,年产值50亿元。
四是打造全国水蛭康养中心。大力培育潜江古滇宫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水蛭康养龙头企业,开展水蛭蜞针疗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水蛭康养潜江总部。
五是成立潜江水蛭研究院。重点开展水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高新技术研究攻关,迅速形成技术专利、科研成果保护机制,为潜江水蛭发展筑牢知识产权防火墙,占领全国乃至世界水蛭产业制高点。
六是打造全国水蛭品牌中心。积极申报潜江水蛭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制定潜江水蛭健康养殖地方标准;打造潜江水蛭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中国水蛭产业报告;持续办好潜江水蛭开捕仪式活动,争取举办潜江水蛭节。
通过发展水蛭特色产业,探索精深加工,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使水蛭产业成为潜江乡村振兴、强农富农的特色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