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省“虾十条”政策机遇,在小龙虾产业上加大科研投入,由政府主导,建立小龙虾科创平台,加快产研对接。依托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各大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启动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以解决制约我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种苗问题。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忠卫研究员团队成功选育了“科潜1号”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科潜1号”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忠卫研究员团队专门针对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因长期自繁自育、近亲繁殖及捕大留小等负向选择,而造成规格小、生长速度慢、抗病能力下降等种质退化问题培育的新品种。研究团队在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微山湖等主要湖泊和以及长江中下游养殖区域收集小龙虾野生和养殖种质资源,筛选鉴定优良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培育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经济性状显著改良的新品种(系)。目前我市已成功选育出具有显著优秀性状的F5代虾苗,相较于现有小龙虾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提高10%,耐WSSV(白斑综合症病毒)能力提高15%。,正在申报认定“科潜1号”小龙虾新品种。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顾泽茂教授团队培育克氏原螯虾“潜江红3号”新品种,是为解决虾稻种养的“自繁自养、繁养一体”模式,导致小龙虾生长速度慢、个体规格小、抗病性下降等种质退化问题,培育出来的新品种。通过收集小龙虾野生种质资源,测量表型特征,多组学联合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群体选育结合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小龙虾新品种(系)。目前已经培育到F4代,且已通过专家现场测评会。相较于现有小龙虾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提高10%;耐WSSV(白斑综合症病毒)能力提高15%;出肉率显著提高(目前正在测试当中)。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小龙虾良种选育工作,抓紧开展后续的中试测产,同步开展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方向的研究,提高优质苗种的供应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