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3956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4年01月18日 14:45: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18日 14:45:00 名  称: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18 14:45 来源:潜江市人社局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闯新路、开新局,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推动全市人社事业稳中有进发展。

一、2023工作情况

(一)就业创业稳中向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62%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8110人,完成年计划的150.18%;“才聚荆楚”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6083人,完成年计划的433.66%新增返乡创业948人,完成年计划的105.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51笔,7.8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604个;累计拨付失业保险851.20万元、吸纳就业55.3万元、扩岗16万元、就业见习30.927万元、技能提升88万元、社保补贴1202.05万元、临时价格1.83万元等各类补贴;全市234名建档立卡禁捕退捕渔民就业率100%;零工驿站共计发布招聘信息3500余条,提供服务3000余人次;“两个专项整治”方面,全面完成23条疑点数据核查,均符合补助条件、完成31家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144.79万元的专项整治、完成7家定点培训机构补贴性培训排查,核实问题班次85个,278人,资金27.92万元,已全部退回财政专户。

(二)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全市共有54.3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征缴基金19.36亿元,累计发放养老待遇32.65亿元失业保险参保4.9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5万人,公务员及参公人员参保全面完成;开展了以化工、住建、交通运输和加工制造等行业为重点的工伤预防“一企一策”专项培训4期,参训单位39家,涉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73人,车间主任317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92.05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62.8%,核查清理库存卡、睡眠卡2.1已全部实现“应销尽销”“动态清零”;“五类人员”职业年金利息记实509家,6033人,已全部完成申报缴费;核查预警信息13条,处理率100%;涉及受损基金9349.84元,基金追回率100%聘请第三方专业会计机构对市本级社保经办机构社保基金管理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

(三)人才引育量质齐升赴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9所省内外师范院校开展教育专业校园招聘,接受考生报名1900余人,现场签约高校毕业生486人,其中985”“211”高校毕业生23人、硕士研究生57人、一本113人,实现我市教育领域招聘数量和质量双高;累计招聘事业单位人员495人、“三支一扶”人员19人;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257人,完成年计划112.85%新增高技能人才1773人,完成年计划的295%修订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与财政局、医保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绩效工资“内部分配自主”“总量两个允许”得到落实。

(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23年以来,办理各类欠薪案件414起,其中立案113起,协调处理301起,为2235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2577.4897万元,到期结案率100%;督办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49个,银行累计代发农民工工资3.82亿元,涉及1.58万人;目前正在开展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中,已检查各类用人单位514家,缴存工资保证金388余万元,妥善处理欠薪隐患54起,取得阶段性进展;23家人社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散共指导近百家企业建立调委会打造出两家湖北省金牌调解组织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湖北巨江实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协商机制,发挥调解组织在预防、处理劳动争议中“第一防线”作用;通过持续完善“入企问诊”“人社+N”等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劳动争议的预防化解,全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立案583起,到期结案率100%、调解率93.16%

二、亮点工作

一是发挥驻外优势,搭建潜粤协作平台。于今年2月、611在广州、深圳等地,以驻广州办事处为基地大力开展“引凤还巢”回流引导“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助力潜江经济新发展”座谈、“‘楚韵虾乡·锦绣潜江’潜江裁缝、潜江龙虾工特色劳务品牌走进大湾区展示”等活动,积极走访在粤潜江籍企业家促进在外务工技能人才和企业家回潜就业、创业、兴业推进两地人力资源企业交流,引荐外地企业来潜投资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新模式,达成多项订单式技能培训及联合办学、师资交换意向

二是及时出台惠民政策,完善养老制度体系人社、财政、税务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有关政策的通知》,及时对我市缴费标准、缴费补贴、年限基础养老金等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和落实,向市政府争取相关补贴资金5700万元,政策红利惠及全市32万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社保民生水平。

三是推进“引育留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兜底式”保障人才留用,不断充实人才内部储备“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留用范围拓展至全市统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力求确保“应留尽留”。全市批复期满考核用编计划19个,经个人申请、考核、体检等程序,最终32“三支一扶”人员有15名考核合格留用在我市基层事业单位,实现了人才和基层岗位的双向奔赴。

四是建立多元调解,构建矛盾化解新机制积极对接司法部门财政部门,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驻人社局工作站和人民调解委员会驻人社局信访工作站。一站式处理日常信访、监察投诉、劳动人事纠纷的调解、仲裁、诉讼,解答法律咨询,做到“为信访分流、为群众解忧”提前介入、有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提出创新1730提速办案模式比原办案时间提速40%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实行容缺受理、开展要素式办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受区位因素影响,在同等劳动强度下,收入差别生活、娱乐、教育等配套造成新生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外流,存在“人才难求”问题部分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水平不高、求职心理预期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并存。

二是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机制有待健全。在创业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基金管理、待遇发放业务工作中,受部门权限、业务端口限制,民政、医保、司法、卫健、公安、政数、教育等部门信息数据未实现完全实时共享,在人员死亡、上学、入伍、入狱情况时存在基金流失、业务重复等问题。

三是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提标问题。目前国家及省未出台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政策,基础养老金调整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负担,我市受资金压力、人口基数、经济能力、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历年提标幅度不高

四、2024年工作计划

1.稳住就业工作“基本盘”。持续加大“降、返、补”等就业政策落实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创业就业紧扣市内工业倍增升级目标,主动服务重点企业招工用工;积极申请举办省级、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竞赛,赴外开展“潜江裁缝”“潜江龙虾工”劳务品牌推介活动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提档升级。2024年拟新增就业7000人,开展职业培训6000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200人。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圈”。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服务项目落地和地方经济;推进以信息化比对为主“寓认证于无形”待遇资格认证新模式,不断加强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以中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从业人员为重点,持续开展“应保尽保”工作,不断扩大参保范围。

3.打造集聚人才“强磁场”。围绕建设“一城三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等中心任务,“春秋招”“毕业季”适时穿插开展校园专项招聘多元引才;加快现代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人事考试安全管理,持续保持潜江人事考试“0事故2024年拟新增高技能人才600人以上,开展市级重点产业项目职业技能赛事1-2次。

4.构筑劳动关系“和谐网”。以依法处置、信用监管、数字智能为支撑,加快构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信用治理和数字治理相结合的“五治”根治欠薪模式实现在建项目“五项制度”落实“全覆盖、实运转”;持续强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规范化建设,完善“人社+N”多部门联动机制,全面推进劳动人事争议“速调快裁”全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8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0%以上。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