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 探索“科技+绿色”新模式,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5-07-28 15:57 来源:潜江市生态环境局

潜江市生态环境局紧密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核心定位,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路径,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贡献生态环保力量。

一、严格环境准入,以绿色项目助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依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要素,对化工产业进行科学布局,主动引导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支持服务孚诺林、鼎龙汇盛、中巨芯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地,引导企业采取节能节水型生产工艺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重点项目在编制环评报告时,均要求采取严格高效的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处理措施,从项目建设初期严格把关,推动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二、坚持科技赋能,以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运用源解析、数值模拟等科技手段,精准识别大气污染来源和传输规律,实现重污染天气应对、臭氧污染防治等精细化管控。“十四五”争取中央大气资金4329万元支持金澳科技、华盛电厂等企业采用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超低排放改造等先进技术实施大气污染减排治理。持续探索水环境生态修复新模式,通过重建水生态空间、建设生态湿地等工程措施,组织实施了汉南河、竹市河、总干渠西六支渠、张金镇太平河等河流及支渠水环境治理工程,城南河人工湿地净化项目,改善水环境。

三、深化要素改革,以碳市场建设促进企业碳减排。开展工业领域碳减排行动,将发电,铝冶炼行业纳入国家碳市场、将年综合能耗大于5000吨标煤的企业纳入湖北碳市场,开展碳排放交易,通过配额管理、履约清缴控制我市工业领域碳排放。目前我市共有16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重点排污单位,其中国家碳市场4家,湖北省碳市场12家。2024年累计发放配额524万吨,履约量497.7万吨。

四、聚焦提质增效,以清洁生产审核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围绕减污降碳、源头治理、节能增效的主基调,依法要求相关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十四五”以来组织23家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共减少废水排放51.5万吨、化学需氧量20.5吨、二氧化硫31.9吨、氮氧化物66.5吨、危险废物3990吨;节水50.44万吨、电4702万度、天然气85万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02亿,在实现环境、经济效益双赢的同时,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五、坚持创建引领,推进省级“无废城市”建设。我市于2023年10月23日纳入湖北省第一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累计完成25个“无废细胞”建设工作,通过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高效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无废城市”建设初见实效。新建湖北兴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置利用10万吨光芯屏行业废弃电子化学品项目,与微电子材料产业园配套,对工业危险废物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打造绿色环保化工产业。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