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2024年重点任务之一,潜江市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以绿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点,多举措并举,绘就“五新”绿色新潜江。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工业经济结构新局势。一是严禁新增过剩产能。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支持高标准打造潜江微电子材料产业园,支持晶瑞、鼎龙、中巨芯、京东方、达诺尔、北旭电子等全国电子材料骨干企业在潜项目的建设,推动我市“芯”产业配套关键材料发展。同时,积极支持替代产业重点项目对上争取,争取补助资金7888万余元。2021—202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3.3%、18%。
二、强化工业领域控排,巩固碳市场交易新成果。积极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推进潜江瀚达热电有限公司热源点综合使用,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化大气环境治理,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0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落实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鼓励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广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加强企业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碳排放管理,截至2023年,我市共有2家发电行业纳入国家碳市场,11家企业纳入湖北省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市碳排放交易市场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三、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打造绿色农业新模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环保、节本”的要求,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加快推进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秸秆肥料化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替代部分化学肥料投入,减少不合理化肥使用。提升施肥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高化肥利用率,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创新服务新模式,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升级版,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我市近三年化肥施用量呈递减趋势。
四、加快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营造绿色出行新方式。推广使用新能源或清洁燃料车辆,累计收购老旧客车400辆,新购置纯电动公交车426辆投入运营,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全市拥有350辆出租车,绿色能源出租车占比100%。全市拥有网约车224辆,其中新能源网约车163辆,新能源车辆占比为7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3个综合性公交枢纽站,14个乡镇公交充电站,配套建设208个充电桩352把充电枪,可供352台车辆同步充电,新增开通56条公交线路,新建城区和农村公交候车亭348座。物流园区建成充电桩30个,主要为园区20台及园区职工、商户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港口完成了4个泊位的岸电桩建设及36艘运输船舶受电设施改造任务。
五、强化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低碳生活新热潮。一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以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新闻网站、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倡导广大市民主动学习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二是倡导低碳生产方式。开展绿色低碳宣传入企业,向企业发放节能宣传资料,宣传绿色发展、节能降碳、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知识和政策,签署《节能自愿承诺书》。三是倡导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分类、“万人拾垃圾”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倡导市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