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地预警连发暴雪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注意路况,安全出行。
连日来,湖北进入了冰雪模式。20日以来,湖北集齐七种降水形态:雨、雨夹雪、冻雨、冰粒、雪、霰和冰雹。
如何区分冻雨、冰粒、霰和冰雹?
冻雨是从空中以液态雨滴的形式降落,附着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迅速结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冰粒、霰、冰雹属于固态降水,其中冰雹属于强对流天气,呈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状,有的透明,有的部分透明或呈白色。它的直径大于5mm,最大可达2cm以上。霰和冰粒的直径一般小于5mm,区别在于霰呈白色不透明,而冰粒呈透明状。
它们的形成条件有何不同?
冻雨的形成条件为中层有大于0℃的暖层而低层到地面为低于0℃的冷层,这样高层的冰晶和雪花在经过中层的暖层后会融化成液态雨滴,再经过低层的冷层就会迅速冻结,形成落地成冰的冻雨。
冰粒一般出现在纯雪和冻雨的过渡带上,和冻雨的区别在于中层的暖层比冻雨的暖层薄,而冷垫更厚,这样高空的冰相粒子在经过较薄的暖层来不及完全融化成液态,还是以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而纯雪则是中层没有高于0℃的暖层。
霰和冰粒形成条件类似,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常出现在春夏两季,它是由于冷暖空气的强烈交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得雹胚在对流云中反复增长最终受到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所以它的个头很大,破坏性也最强。
出行小贴士
医生提醒:路面湿滑,市民出行时一定不要着急,谨慎走路,避开树木,避免意外受伤。如需出行,大家可以像企鹅一样摆动双臂,小步前行,以“外八字”形态行走,这样能够把重心最大程度放在脚上,走得更稳。
极端天气行车指南
1.慢行车,缓刹车
冰雪路面车轮容易打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速要慢,避免猛加速或猛刹车,油门要缓缓踏下或松开,制动以点刹为主,轻踩轻抬。尽量走有车辙的路线,不要轻易尝试走被冰雪覆盖、路况不明的路段。
2.保持车距
冰雪地面阻力很小,跟车距离太近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车,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如果路途中正在下雪,视线会受阻,一定要提前给出汽车信号灯,确保周围车辆能有充足时间反应,自己也要注意观察前、后车辆的信号灯状态,及时保持安全车距。
3.慢转弯
遇到弯道,尤其在弯度较大的弯道行驶时,一定要提前减速,注意其他车辆的动向,特别是弯道会车时,请做到不抢行、不催促、有序慢行。
4.控制灯光
如果能见度不高,或者雪正在下的时候,就应该开启前后雾灯,以便让别人能及时发现你。
5.打滑怎么办
如出现侧滑,要把稳方向盘,方向盘要顺着打滑方向轻轻地转,待车辆回正后,再轻轻地踩刹车,直到整个情况完全控制住。
如果发生“人未伤、车能动”的轻微车损交通事故,请拍照取证后迅速撤离现场,将车移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通过交管12123APP自行协商处理,也可双方驾驶员互留电话,前往快速理赔中心处理。事故发生后,切莫在道路中间争执、逗留,以免引发二次事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