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竹青代表:
您好!
您在第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的建议》的提案,我们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关于高场社区居民就近看病难、住院难问题,提出的关于支持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的建议,对我市医疗卫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您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6年,2021年新建门诊大楼,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现有职工15人,其中医师4人。设内科、外科、放射科、检验科、心电图室、B超室、公共卫生部等科室。配备了DR、彩超、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医疗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通便利,处于江汉油田总医院和后湖管理区卫生院之间。距后湖卫生院2公里,驾车4分钟;距江汉油田总医院5.9公里,驾车8分钟;距周矶办事处卫生院8.4公里,驾车12分钟。2023年门诊人次11990人,总收入234万元,其中业务收入83.9万元,总支出354万元,负债169万元。基于以上地理位置、门诊人次以及财务状况,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适合开设住院部。
同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6〕239号)文件中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设住院病床,现有住院病床应转为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或予以撤消”。
综合上述情况,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符合增设住院部的条件。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保障方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强化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措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持续加大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经费投入。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予以保障。近三年来市财政对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投入264.31万元。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161.29万元、乡镇工作补贴16.2万元、收支差86.82万元。
(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公开招聘,将相关倾斜政策延续落实到自主公开招聘方案中,根据情况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招聘条件,对急需紧缺卫生健康专业人才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三年来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开招聘新增4名卫生专技人员。二是一对一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以市级医共体牵头医院为核心,按照“1+1+1+N”的模式(即一个医院领导、一个职能科室负责人、一个临床科室对一家基层卫生院进行全方位帮扶),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由江汉油田总医院帮扶小组邀请高场卫生专技人员到各科室参加科内讲座、教学查房、手术观摩,将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培训与江汉油田总医院人员进行同质化培训。三是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近三年举办省级继教项目64项、市级继教项目35项,共26257人次参与,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参与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继续实施“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通过订单定向培养、社会招聘、上级机构派驻巡诊、学历提升等方式,提高大学学历的乡村医生比例。持续推进“市进乡用”人才政策,市直各医疗机构招聘的全日制二类医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在取得相应执业证后,到指定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三至五年,编制人事关系留在原单位,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以医共体牵头医院为枢纽,规范“双向转诊”制度与流程,医共体牵头医院组织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专科讲座、教学查房、手术指导及管理培训等活动。积极推进全市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和远程心电会诊中心的建立,实现“基层检查,中心诊断,远程会诊零距离”模式。构建重点人群管理在村居,常见病、慢性病、门诊诊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诊疗在后湖管理区卫生院、周矶办事处卫生院,疑难重症在江汉油田总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满足辖区内群众就医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所提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2024年5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