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云委员:
您好!您在政协潜江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的建议》的提案,我们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您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心理素养。疫情防控期间,我市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通过潜江电视台、潜江日报、潜江新闻网、文明潜江等媒体或微信公众号,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推送心理调适小视频;二是联合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通过短信推送心理健康宣传标语,广泛宣传我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24小时为群众服务,及时化解群众因疫情引发的各种紧张、恐惧、焦虑情绪;三是在定点医院、隔离点发放书籍、海报、贴纸等资料,播放科普宣传、心理疏导、放松训练、音乐疗愈和健康教育的音频视频,指导进行心理调适,张贴我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让更多的公众、医护人员、患者知晓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获取的方式和渠道;四是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2021年市心理健康协会承接市民政局“爱满荆楚、五社联动”疫后心理疏导社会服务项目,在全市各区镇、街道、社区举办心理健康讲座72场;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每年赴学校、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10余场,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众关注自身及家人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心态。
(二)组建专业团队,丰富服务形式。一是疫情期间,我市防控指挥部统筹指导,成立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医疗队,招募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队伍35人,陆续出台了疫情期间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相关方案,指导各地各部门科学、规范实施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工作。二是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组建专班参与热线值守,提供24小时热线接听服务。自2020年2月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以来,已累计接听热线咨询700余人次。三是开展疫后重点人群心理疏导服务。市卫健委于2021年12月印发《潜江市新冠肺炎疫后重点人群心理干预工作方案》,组织全市培训,安排部署疫后重点人群心理干预工作。2021-2022年完成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评估1634人,专业心理测评481人,对237人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
(三)针对各类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一是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校内通过各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测评筛查与咨询服务,校外在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市精神卫生中心分别设置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开展培训讲座、网络宣传、电话咨询、一对一面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二是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及认知功能、情绪情感状态筛查,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心理疏导;三是加强对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各医疗机构结合孕产妇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进行抑郁症防治知识宣教,开展孕产期抑郁症筛查,对筛查出来的阳性孕产妇转介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或联合会诊等方式,为孕产妇提供专业支持。四是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心理服务。各基层医疗机构结合随访服务,全面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服药情况、思想动态、家属监护等情况,进行康复指导,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家属提高照护能力,提升居家患者康复质量,预防和减少极端事件发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高人群心理健康意识,关注重点人群、特殊人群心理健康,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效遏制精神心理行为问题引发的极端案(事)件。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所提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