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彪、唐静委员:
我局接办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T120号《关于疏堵并举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建议》提案后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办理专班,召开会议专题部署。会同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水利和湖泊局,认真推进提案有序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专题部署。我局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业务科室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并梳理提案内容,制定办理工作方案。
(二)明确任务,协调推进。2024年3月28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召开《关于疏堵并举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会上学习了《关于疏堵并举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建议》政协提案,结合2023年8月24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就提案四点建议中涉及上述各单位责任及任务清单进行了说明,并明确了各单位工作任务。
关于提案“化堵为疏,开设游泳课程”建议,市教育局坚持做好主题教育,一是落实课堂阵地,利用主题班会、晨会、升旗仪式、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完善“1530”安全教育工作机制,把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营造宣传氛围,通过校园橱窗、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悬挂标语及LED显示屏等形式,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三是开展专题讲座。各地各校按要求邀请市交通局、市红十字会、游泳协会等专业人士,深入校园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及现场模拟急救演练。全市青少年整体自救能力有较大提高,安全意识有较大提升。团市委联合市教育局开展“青春自护,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队课进校园活动,组织300余名少先队员参加活动,设置集中观看防溺水安全警示片、讲解游泳安全常识、溺水自救与互救知识、专业道具现场演示等环节,提升青少年对溺水危险的认识。依托“青春潜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媒体,持续发布青少年防溺水知识,呼吁全市青少年学习防溺水知识,并积极参与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让防溺水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关于“加强关爱,丰富假期活动”建议,市教育局注重家校衔接,一是落实工作机制。通过家长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防溺水温馨提示,引导家长或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对孩子外出要做到“四知”。利用假期开展家访,了解学生假期生活和学习情况,面对面跟学生讲防溺水“六不准”。二是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封闭式管理,严管学生进出,对逃学、厌学、请假等情况,要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定学生去向。三是落实共同责任。发放《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1万余份,逐一与全市学生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告知书》,切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家庭或监护人的责任感。团市委依托青年之家、“周末学堂”、“希望家园爱心暑托班”、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和课程135场,邀请专业救生员,通过展示游泳安全技巧、讲解识别危险水域方法、互动问答等方式,为500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监护责任,构筑全方位的青少年溺水防护网,确保每位青少年都能快乐成长,远离溺水危害。
关于提案“建设泳池,提供游泳场所”建议,目前,我市共有1座游泳馆及6座游泳池开展日常活动,其中游泳馆位于园林街道办事处的体育中心,6处游泳池分别位于园林街道办事处、泰丰街道办事处、广华街道办事处、张金镇,通过高危许可认证的场所数量在同类地市领先。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游泳场馆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督促各游泳馆(池)做好安全防范。目前我市所有游泳馆均有专业的教练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群体培训相关的游泳技能,提高个人的自救能力;在社会群众健身上,我市游泳协会一直以来都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社会的宗旨,每年夏季都开展有组织的游泳活动对游泳技能、救生知识进行普及,并成立相关救援队对意外情况及时进行救助,避免了诸多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于“提前预防,强化排查治理”建议,市水利和湖泊局组建防溺水工作专班,对28处市管涵闸、9座市管泵站等管理范围内的重点水域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明确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做到重点时段有人管、重点水域有安全警示、重点人群有人监护;制作安装警示标牌125个、“四个一”救生设施95套;市河长办将防溺水工作及落实情况纳入“潜江市2024年河湖长制工作中期评估”检查项目和《2024年度区镇街道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考核评分细则》。全市建立了“四位一体”〔一名村(社区)干部+一名教育系统职工+一名民(辅)警+一名志愿者〕工作专班5261人;建立了80007名未成人包保台账和1008名留守儿童、孤儿、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包保台账,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在全市734处重点危险水域完善更新设置防溺水警示牌1546块,配备救生绳、救生杆、救生圈等救生设施1546套,确保紧急时刻即拿即用,随时守牢防溺水底线。全市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巡逻队伍683支,对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涉水景区等水域开展巡查,建立日常巡查制度,明确每日巡查责任人,按照一条河流一张表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记录,填写好《防溺水工作巡查登记表》,严格落实每条河流有巡查,每次巡查有记录。利用“村村响”每天定时播报至少3个时段的防溺水常识,在主要道口、重点水域悬挂宣传警示标语、横幅3784条,推送防溺水宣传公益短信180余万条。
(三)坚持不懈,疏导结合。暑假期间,防溺水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克服麻痹思想和疲劳意识,始终牢记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打好暑期防溺水攻坚战。
一是聚焦重点人群,进一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强化对全市1008名留守儿童、孤儿、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包保管理,组织开展“敲门行动”,严格落实包保责任。
二是聚焦重点水域,进一步做好管控管护工作。全方位摸排全市734处重点危险水域,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重点危险水域工作台账,完善警示标识设置和救生设施配置。强化属地管理,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分片划区、专人盯守,确保每片水域风险底数清楚、设施配备到位、有人管理看护。
三是聚焦重点时段,进一步做好巡逻巡查工作。聚焦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充分发挥全市683支巡逻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力量,加强动态巡逻巡查巡护,提高巡查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全力筑牢“早发现、早制止”安全防线。
四是聚焦重点手段,进一步做好创新疏导工作。坚持疏导结合,加大“技防+物防”力度,强化综合保障。对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涉水景区等重大水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手段,将重点危险水域纳入实时监控范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引导未成年人到安全的场所游泳,尽可能满足未成年人游泳、戏水需求,为未成人提供安全、便利的亲水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