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对定点医药机构7月1日至7月31日费用进行智能审核,经过初审、申诉、合议等环节,最终确定本地扣款金额为4.2万元,涉及规则27条、医药机构77家;异地扣款金额为1.45万元,涉及规则15条、医药机构18家。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阶段智能审核结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违反限定适应症条件用药
对于目录里限制性报销的药品不满足条件仍报销的行为。如:丁苯酞软胶囊,根据《湖北省医保药品(西药、中成药)编码数据库》备注栏规定,限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作72小时内开始使用,支付不超过20天。
(二)单次住院诊疗项目使用匹配不合理
根据临床操作规范,单次住院期间开具的诊疗项目之间不匹配。例如本次就诊开具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每增加一个部位检查按前一个部位规定标准的50%收费,而没有开具与之搭配的原项目。
(三)超限定病种
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等药品超糖尿病病种目录范围使用。
(四)药品限医院类型级别
如痰热清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患者本次医院等级为一级。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医药机构需加强“三目”的学习,严格执行药品及耗材的适用范围、各类诊疗项目的收费标准,做到在实际诊疗过程中规范、合理收费;二是加强问题整改与反馈,对于智能审核发现的违规问题,医药机构需定期汇总违规数据,针对共性问题优化整改,明确整改时限,跟踪整改效果,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减少项目过量使用、漏开、补开等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