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乡村工匠技能,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北京林业大学、长江大学专家团队,推出园艺技能培训。课程涵盖工程造林、园艺修剪、庭院绿化等实用技术,惠及6000余名基层干部、群众及园艺爱好者。
后湖:生态引领,培育绿色发展"园艺师"
后湖管理区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特邀北京林业大学博士黄广远等专家,围绕园林植物造型、果树养护等开展系统培训。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员们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修剪技术,更深化了对生态园艺的理解。后湖计划通过持续的技术指导和创业扶持,将这批"绿色园艺师"打造成为乡村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老新:庭院经济"小园艺"撬动乡村"大美颜"
老新镇创新培训形式,把课堂搬到滨河公园,让学员在实景中学习。培训聚焦庭院经济需求,针对桃树修剪、绿篱造型等开展"手把手"教学。学员夏少华说:"以前修剪靠感觉,现在懂了科学方法,果树更健康,院子更漂亮了。"老新镇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推广这类"接地气"的园艺技术,让农家小院变身"增收园""景观园"。
总口:创新实训锻造乡村建设"园艺工匠"
总口管理区推出"理论+实践+考察"三维培训模式,林业专家刘江浩用通俗语言讲解专业知识,在文体广场开展现场教学。30余名学员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快速掌握了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能。这种创新培训既解决了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又为乡村建设储备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园艺工匠",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人才支撑。
后湖的生态引领、老新的庭院修缮、总口的工匠锻造,是潜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目前,全市已有十个乡镇因地制宜开展园艺技能培训,形成“一镇一策”的特色实践。这些"带露珠""沾泥土"的园艺培训,正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绿色经济的受益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充分彰显了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部门在乡村振兴中的建设引领作用,为打造水乡园林特色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