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潜江自然资源“十四五”成效

发布日期:2025-07-22 08:40 来源:潜江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十四五”期间,潜江市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管理新要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在国土空间优化、资源要素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资源根基。

一是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优化。完成市本级和15个区镇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及249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中心片区(泰丰、紫月片区)等6个控制性详规,构建“市—镇—村”三级规划体系,形成我市“一城引领+两带交融+三区支撑+多点发力”空间结构。统筹编制我市战略规划、流域发展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已编(在编)各类规划33个。科学划定耕地180.4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52.14万亩、生态红线3.88万亩、城镇开发边界17.72万亩。优化调整开发边界684.69亩,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二是资源要素保障高效有力。2021年以来,获批新增建设用地260宗2.47万亩,供地510宗2.99万亩,储备土地292宗2.62万亩,保障江汉盐穴储气库、沪渝高速公路、兴隆二线船闸等近200个重点项目落地。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6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400.93亩,2021—2024年处置完成率均超100%(最高204.18%),为省市重点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矿产资源开发提质增效。引进盐穴一体化项目,新增周矶盐矿勘查区2.81平方公里,预计每5年形成15个盐穴储气库(总库容1.1亿m³)。探明周谭岩盐矿氯化钠资源量超10亿吨,初步估算积玉口氯化钾1000万-2000万吨、氯化锂100万吨等战略资源,运粮湖矿泉水获批开采量1300m3/d,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成效。 

四是耕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强化耕地保护,耕地保有量182.01万亩(超省级任务1.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53.18万亩(超1.04万亩),连续3年获耕地保护先进地区荣誉,累计获奖励1700万元、争取资金8.63亿元。投资15.411亿元实施4个全域整治项目(21.34万亩),净增耕地8861亩、提质1.15万亩,入库占补平衡指标3688.87亩;完成35个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1.66万亩。造林5.68万亩(成活率超90%),森林覆盖率达3.51%;返湾湖湿地入列“国家重要湿地”,迁徙水鸟数量连续3年超6万只,现有鸟类302种(国家一级7种、国家二级30种);培育省级林业龙头6家,产业年均产值55亿元。

五是营商环境深度优化。施行“多测合一”服务195个项目,“五证同发”实现拿地即开工,“批供合一”精简流程30%,承接委托审批44宗、面积4812.57亩,建设用地审批一次通过率95.45%。“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覆盖,2025年线上业务占比35%,“一窗受理”减少材料40%,登记时限压缩超90%,累计受理不动产登记36.59万件,化解117个历史遗留项目(涉及3.69万套房屋),化解率98.3%,形成“潜江模式”。

六是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建成“一张图”平台,整合156项数据,完成38条河流、16个湖泊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房地一体调查11.99万宗(发证8.56万宗)。设法治宣传点130个,服务8000余人次,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违规案件162宗,没收违建6.82万平方米,拆除3.27万平方米,累计公示信息2843条,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