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安排,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全年重点工作部署,聚焦全市“千亿突破、百强进位”目标,以规划引领、要素保障、资源管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城乡建设等为重点,为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潜江新篇章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强化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切实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完善经常性学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工作部署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进一步转化为全市自然资源工作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坚决扛起“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两统一”政治责任。全面深入领悟“两统一”核心工作职责,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开拓创新,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效能。
二、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
紧紧围绕融入区域战略规划的整体部署,持续加强全市规划体系建设。完成村庄规划成果报批、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定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编制好“口子镇”规划。积极支持开发区、石油机械产业园发展,保障发展用地空间,适时开展年度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认真落实城镇和产业“双集中”专项规划,锚定中心城区40万人、50平方公里的发展目标,强化主城区规划管控,引导各区镇街道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加快构建“主城引领、片区联动、特色支撑”城镇空间格局。认真做好年度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三、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全面落实省厅要素保障服务支点建设28条措施。深化落实“两上四服务”工作要求,充分利用“早春行动”“冲刺四季度”等专项活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用地政策支持,实现工业招商引资、高速公路四改八、盐穴一体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重点交通以及城区绿化、东荆河绿地等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持续推进“承接用地审批权委托”“批供合一”改革,优化用地报批流程,提升用地审批质效。全面完成“一码管地”,开展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矿产资源规划区块调整,编制矿产资源十五五规划,加快推进运粮湖矿泉水、周潭矿段岩盐矿、王场北矿区潜二段岩盐矿探矿权净矿出让。成立专班,加大南部片区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力度,加快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节约集约高效用地水平。持续做好开发区目录修订工作,提升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按照“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统筹新增、存量和库存指标,全面保障发展用地,全年新增、储备、供应土地各4000亩以上。
四、严守耕地保护底线
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牢牢守住全市180.4952万亩耕地和152.140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统筹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完善耕地“大占补”平衡政策,落实耕地保护财政补贴和奖励相关机制。进一步落实“长牙”“带电”硬措施。重点抓好年度卫片违法图斑整改、2018~2023年度土地例行督察问题图斑整改工作。按照省厅部署,启动开发区、工业园区无序建设和交通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殡葬领域行业乱象整治、“大棚房”清理等工作,加大违法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继续采用多措并举的宣传方式,强化全民耕地保护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耕地保护的工作格局。
五、提升资源管理水平
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扎实开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季度日常变更调查,全面完成森林、草原、湿地资源普查。全面探索、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规范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集约节约土地利用制度、总量动态平衡耕地保护制度、依法合规的土地审批和有偿使用制度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使用权和市场化流转等相关配套制度。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入库更新汇交、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林权登记等工作。持续推进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化解。加强森林资源管控,深入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推进“国有林场+集体”经营试点,夯实3个国有林场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编制地质灾害突发应急预案和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
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主动参与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工程,完成长江防污治污、生态保护以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任务。全面抓好中央生态环境督察整改工作。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积极向上争取中央林业改革资金,推进以返湾湖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科学造林绿化,完成植树造林5000亩。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清零”行动,完成运粮湖农场砖瓦厂、后湖农场第二砖瓦厂、总口农场砖瓦厂、关山砖瓦厂等4处共9.07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完成高石碑镇、龙湾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整体验收,全力推进熊口镇、后湖管理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
七、深化测绘信息平台建设
持续优化“多测合一”流程,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测绘行为,提高测绘生产效率。持续开展新型基础测绘联动更新项目,确保市域新型基础测绘成果全覆盖。全面完成省定北斗卫星升级改造和应用任务。开展测量标志维护,确保全市测量标志点安全性和使用效能。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更新。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安全防控监管,落实地理信息软硬件国产化替代。推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少儿手绘地图大赛等活动。
八、推动建筑绿色转型发展
完成2025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目标任务。深入开展绿色建造提质行动,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绿色技术推广等10大绿色转型工程,打造城市矿产、绿色建造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和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示范效应。深入落实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要求,完善建筑材料价格信息体系,定期发布人工成本综合指数和建筑材料价格信息。
九、加强自然资源法制建设
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持续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国家宪法日等关键时间节点进行自然资源法治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完善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积极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深入探索从源头化解争议。推进诚信建设和信用监管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项清单”、失信主体“认定和惩戒措施清单”,推行“诚信红黑榜”制度。
十、切实做好人才队伍和机关建设
树立“奖优惩劣、扬先策后”的鲜明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攀高比强、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分析研判,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持续开展自然资源业务专题培训班,选派优秀干部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干部素质提升学习,开阔干部视野、提升实践能力,推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整体提升。落实国家安全领导责任制,加强保密管理、档案管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测绘、矿产、林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报账流程,加强财务管理。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深入排查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领域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会和后勤保障工作。
十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强化政治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政治任务,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提高系统党建质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打牌及违规从事或参与营利活动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整治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引导干部职工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