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10248 主题分类: 土地 发布机构: 潜江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发文日期: 2025年03月27日 11:19:19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7日 11:19:19 名  称: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3-27 11:19 来源:潜江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坚强领导下,我局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认真履职尽责,强化要素保障,严格资源保护,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为潜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强化要素保障。叠加18个部门278个图层完成全市“一张蓝图”建设。持续做好《潜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工作,按审查意见对城市四线、空间支撑体系和规划传导等内容完善文本、图册和数据库成果。编制完成437个村居土地分类和利用指南图,开展“一村一图”送图下乡活动。完成渔洋、老新等15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和皇装垸办事处等48个村庄规划报批。局部优化调整全市年度城镇开发边界,保障重点项目布局空间。深入开展“两上四服务”活动,先后4次发函、2次会议征询全市用地需求。全年储备土地5056.54亩,获批新增建设用地6845.35亩,供应土地5506.39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524.25亩,处置闲置土地1033.54亩。保障了阿科力、中航金澳石化、盐化工氯化聚乙烯项目、金澳中能二期、旺江新材料等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深入打好找矿挖潜战,创建两家省级绿色矿山,运粮湖矿泉水项目已完成储量评审,周潭盐矿资源勘探项目完成招标,已实施钻井工程。

(二)全力严守红线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纪委监委等多部门组成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常委会2次听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汇报、市政府常务会3次专题研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市政府拿出1000万元对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政府进行激励。利用电视网络、“村村通”广播开展20余期次耕地保护专题宣传,出动宣传车1000多次,通过“贴门神”、印发宣传资料40余万份,全力营造耕地保护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2024年度超额完成省级下达我市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分别超任务1.01万亩、1.08万亩。持续推进耕地流失问题整改,流入耕地1.58万亩。更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1.8764万亩。完成占补项目验收入库34个,入库指标5264亩,提质改造新增水田5198亩。完成2021至2024年度108个自然资源督察问题整改销号。积极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高石碑、龙湾项目已完工,熊口项目已完成土地整治一期工作、还建区的封顶验收、部分基础配套,后湖项目已完成投资主体招标,解决了4800亩的冯家湖退垸还湖、熊口260户的空心村落搬迁以及兴隆老街环境整治等生态环境问题。

(三)全力推深做实林长制。全年召开林长制专题会议4次,发布林长令1期、林长制工作简报4期,市级林长按季度巡林72次,发现并交办问题87个,整改到位87个,查处涉林违法案件18起,开展“林长+检察长”公益诉讼2起。植树造林7336亩,其中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5000亩、荒山造林371亩。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0余场次,植树3.2万余株。持续推进汉江、东荆河防护林建设,完成堤防岸线绿化550亩。结合“两师”下乡服务活动,组建4支队伍培训乡镇园艺师和林农1400人次,发放宣讲教材1200份、修枝剪750把。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950万,推进以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返湾湖水鸟种群数量、栖息密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累计建成省级森林城镇13个、省级森林乡村6个。潜江森林公园荣获“全省自然教育基地”,一名职工荣获“全省最美野生动物守护者”。完善“林长制+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开展森林防灭火演练,组织专班对各乡镇、国有林场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完成火灾隐患整改15个。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普及防火知识,在各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主要交通要道设立森林防火宣传牌及警示牌12处,拉挂20余条宣传横幅及标语,确保了全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防治工作,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9‰以内。

(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多测合一”改革,服务项目160个。成功承接省政府委托用地审批权,完成委托市级审查批准用地32宗面积3061.36亩。积极推进“批供合一”改革,大幅压缩取得用地时限,办理“批供合一”项目用地4宗。深入拓展“互联网+不动产”,推广“交房(地)即交证”、不动产+金融、司法查控、邮政快递、子女入学、公证、民生服务(水、电、气、视、网、暖、公积金提取、户籍迁移)等一系列登记财产便民利企改革。在全市所有金融机构(11家银行)和公积金中心设置不动产登记便民办事服务窗口124个,打造“20分钟不动产登记服务圈”。与公证部门无缝对接,打造“不动产登记+公证”联合服务模式,解决群众“多跑路”问题。深化“数公基”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应用,实现与民政、公安等部门房屋备案地址统一。联合水利、财政、金融部门,开展取水权不动产登记改革试点,颁发取水权不动产登记证书8本。优化不动产登记跨省、跨域通办模式,与湖南省、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等中部五省实现“跨省通办”,与新疆昌吉实现“跨域通办”,2024年办理跨域通办业务60余件。擦亮“鄂惠登·潜力办”品牌,成立“鄂惠登·潜力办”退役军人党员先锋队,累计开展上门服务28次、送证服务1500余人次、延时服务40余次、帮办服务400余次。落实惠企政策,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办理、企业间转移和工业企业减免登记费13440元。全力推动不动产“登记难”专项整治工作,化解14个小区10002户“办证难”问题。

(五)全力推进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的机制,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3期次、专题研讨8次,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邀请市纪委监委、市委党校以及长江大学老师授课4次,举办青年干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5期次。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纪集中学习4次、党组专题研讨2次、各支部专题研讨16场。同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暨作风建设整顿专项行动,查找问题8个,制定整改措施16条,全部整改到位。加强党内外人才管理,加强统战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党组工作重要议程,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对照市委九届三次巡察(先行区建设专项巡察)反馈的意见,制定75条工作措施,持续抓好31个问题的整改落实。深入推进群腐、整治土地出让与规划许可违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将排查出的土地出让规划许可、土地征收拆迁补偿、耕地保护、整治形式主义等13个问题整改到位。严格执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党组中心组学法为引领,将11部法律法规纳入年度学习内容,先后组织6期次普法宣传活动,分发各类资料19万份。完成系统执法体系改革,全面梳理208项职能职权。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工作,全年办理信息公开申请40件、行政复议15件、行政应诉4件;公示行政许可信息728条、行政处罚信息25条、信用承诺21条;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抽查检查8次,检查单位及企业25家,任务完成率100%。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已签约项目2个,有价值招商项目信息4个。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排查142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8处,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保发展。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完善我市规划体系,完成村庄规划成果报批、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定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二是适时开展年度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度,提升节约集约高效用地水平。三是按照“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统筹新增、存量和库存指标,全面保障发展用地,全年新增、储备、供应土地各4000亩。

(二)保耕地。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加大土地卫片执法、土地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将违法占耕比控制在5%以内。二是进一步完善耕地“大占补”平衡政策,健全占补平衡管理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财政补贴和奖励相关机制。三是进一步挖掘我市补充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后备永久基本农田1.9万亩。

(三)保生态。在持续落实林长制的同时,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实施返湾湖水生态修复项目、返湾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标准化林业站建设等项目。二是完成造林5000亩。三是实施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开展森林公园休闲绿道建设。

(四)保服务。持续深化“两上四服务”,大力推进三项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批供合一改革,建立承接用地审批权改革相关制度和规范。全面推行“一码管地”,开展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持续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拓展“互联网+不动产”,探索不动产登记信息智能查询、智能审核、智能发证等功能。三是全面探索、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规范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集约节约土地利用制度、总量动态平衡耕地保护制度、依法合规的土地审批和有偿使用制度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使用权和市场化流转等相关配套制度,为潜江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